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陶瓷是一種工藝美術品,有人用來收藏,有人用來擺放,有人用來裝飾。好的陶瓷價格不菲,不好的陶瓷幾十塊就有了。我國陶瓷近幾年一直發展的很好。以下對2022年陶瓷行業現狀與未來。
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我國是世界陶瓷製造中心和陶瓷生產大國,年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陶瓷製品也是我國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之一,日用陶瓷占全球70%,陳設藝術瓷占全球65%。2022年陶瓷行業現狀與未來指出,在我國,陶瓷的主要產區為景德鎮、高安、豐城、萍鄉、佛山、潮州、德化、醴陵、淄博等地。
2022年陶瓷行業現狀與未來數據顯示,行業內規模以上企業數量來看已經連續三年下滑,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陶瓷企業3513家,比2020年減少162家,市場格局正趨於集中。2019年陶瓷行業市場規模為6694.27億元,2020年陶瓷行業市場規模為7040.74億元,2021年陶瓷行業市場規模為7333.25億元,同比增速為4.15%。
規模以上衛生陶瓷產量2.22億件,同比增長2.5%;衛生陶瓷主要產區中,廣東、河北、福建、湖北、湖南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河南產區受雙控、拉閘限電影響較大,產量下降幅度超過10%。預計2022年衛生陶瓷產量將繼續維持在2.3億件的運行區間。
建築陶瓷2021年進口量激增,但進口額不升反降。由於2020年發生了一宗貨值極高但單價偏低的交易,進口曲線強行偏離了常規發展軌道。2021年回歸正常曲線,全年我國建築陶瓷進口量為675萬平方米,同比下滑69.9%;實現進口額1.72億美元,同比增長12.35%。
2022年陶瓷行業現狀與未來指出,目前我國高端陶瓷產業鏈上游主要由粉體、設備、陶瓷助劑相關領域產業構成,產業鏈中游由電子陶瓷、生物陶瓷、熱/光學陶瓷等產業構成,下游應用市場涉及5G通信、汽車工業、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環保、機器工業。
進入2022年,少陶企在做出試驗和探索。但是岩板交付風險極高,解決岩板整體交付問題成為目前行業的首要任務。正如何新明所說,「真正能構建岩板整體交付系統的企業可能也就10個左右,同時風險與挑戰並行」。
現階段,我國陶瓷產業還處於起步階段,隨著陶瓷產業的不斷發展,未來陶瓷產品的種類、功能性、穩定性、多元化程度等特性都將大幅提升,陶瓷產業鏈也將逐步走向成熟。
未來,我國陶瓷產品的市場是非常穩步上升的,企業的核心發展思想主要集中在用戶是否滿意陶瓷本身的材質、質量、是否好搭配等。
以上就是2022年陶瓷行業現狀與未來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更多陶瓷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陶瓷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