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作為全球的生豬消費大國,我國的生豬屠宰量在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下,2020年屠宰量達到了十年以來的新低,並且豬瘟對於屠宰行業也有一定影響。以下是2022年屠宰行業市場份額。
我國是全世界豬肉消費量最大的國家,而生豬屠宰行業一頭連著生豬養殖,一頭連著肉品消費,是保障肉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也是影響豬肉市場行情的重要節點之一。生豬屠宰企業主要以賺取生豬和豬肉之間的價差為盈利來源,盈利能力與豬周期反向波動。
屠宰行業市場份額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規上生豬定點屠宰量達到近10年來最低值,僅為1.63億頭。2021年以來,國內疫情已基本結束,豬瘟也得到基本控制,在經歷了兩年的高價豬肉市場後,消費需求大幅度提升,下游需求疊加上游養殖景氣度高漲,帶動我國生豬屠宰量大幅度增長,同比2020年增長62.5%,達2.65億頭,增長超億頭。
屠宰企業的盈利水平由生豬價格與豬肉價格價差決定,屠宰行業市場份額顯示2021以來,我國豬肉供給持續回升,帶動我國生豬屠宰量持續增長,而整體生豬和豬肉價格表現為持續下落趨勢,就趨勢來看,我國豬肉價和屠宰水平表現為負相關,而利潤水平方面,隨著行業景氣度高漲,中小企業復產擴產加劇產業競爭,整體屠宰規模上升,豬肉和生豬價差表現為下降趨勢,從2021年初15.93元/公斤下降至12.26元/公斤,屠宰企業利潤下行超20%,且在2月以來仍持續保持下行狀況。
國內屠宰行業CR5占比僅為5%左右,其中行業屠宰龍頭占比僅為2.35%,可見屠宰行業仍處於高度分散的水平,與國外其他市場存在較大差距,如美國CR5占比超70%,荷蘭CR2則達到95%以上。此外,國內生豬屠宰產能利用率處於較低水平,以萬洲國際為例,其在中國的產能利用率僅為65.6%,而在美國和歐洲的屠宰產能利用率分別達到100.5%和98.8%。
目前國內生豬屠宰大型企業整體市占率較低,包括雙匯、牧原、雨潤和天邦、新希望和龍大美食等,目前大型企業整體除開產能較低外,仍表現出較低的屠宰開工率,導致整體屠宰量份額較低,如牧原目前產能達2200萬頭/年,而2021年實際生豬屠宰量僅為289.7萬頭,僅為十分之一左右。
根據屠宰行業市場份額數據測算,2021年國內大型企業整體市占率較低,其中行業龍頭雙匯僅占比1.64%,規模以上僅占比39.5%。隨著相關規範政策要求持續提高和推進,預計市場集中度將提高。
國內的屠宰行業市場比較分散,生豬的屠宰產能相比已開發國家來說水平比較低。在政策的要求下有望提高市場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