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今年一季度,我國挖掘機行業延續復甦態勢,國內市場銷量同比顯著提升,出口規模保持穩健增長,但美國加征關稅政策為海外市場帶來新變量。數據顯示,13月主要製造企業銷售挖掘機6.14萬台,同比增長22.8%,其中國內市場需求強勢反彈,增速達38.3%;同期出口量突破2.48萬台,同比增長5.49%。儘管美國對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加征關稅引發關注,但行業龍頭通過多元化布局有效分散風險,市場整體韌性持續顯現。
海外市場方面,一季度挖掘機出口量同比增長5.49%,其中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需求旺盛。儘管歐美及俄羅斯市場面臨下滑壓力,但企業通過區域拓展實現風險分散。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工程機械對美出口占比約7.7%(以金額計),而頭部企業對美業務占比普遍低於1%3%,墨西哥、巴西等地的海外工廠布局已形成產能緩衝。
面對美國加征關稅,行業龍頭通過供應鏈重構提前應對。徐工等企業表示其全球營銷網絡覆蓋近200個國家,對美營收占比不足1%,且已在東南亞及歐洲建立生產基地。分析師指出,當前中國工程機械出口市場高度分散,北美以外地區需求增長有效抵消局部政策衝擊。部分企業已規劃在墨西哥、巴西等地新建工廠,預計未來產能本土化將降低關稅壁壘影響。
龍頭企業對全年業績表現充滿信心。柳工等公司強調國內農田改造、新型城鎮化建設需求強勁,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滲透率提升空間廣闊。從企業經營數據看,一季度多數頭部企業營收與淨利率指標均達預期,三一重工北美工廠投產後有望覆蓋當地市場需求,恆立液壓通過海外基地實現關鍵零部件本地化生產。
總結: 2025年一季度我國挖掘機行業展現出強大的市場適應能力,在內需復甦與出口多元化戰略推動下保持增長韌性。儘管外部政策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但企業通過全球化產能布局和區域市場開拓有效對衝風險。隨著存量更新周期延續及新興市場需求釋放,全年行業有望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海外市場拓展將成為重要增長極。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隨著宏觀經濟政策持續發力及設備更新需求釋放,我國挖掘機行業正經歷關鍵轉型期。權威數據顯示,國內市場將於2024年完成階段性調整,隨後在政策推動下開啟新一輪置換窗口。海外市場方面,全球工程機械市場規模突破萬億級,疊加人形機器人產業化加速帶來的供應鏈升級機遇,行業增長潛力持續顯現。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挖掘機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根據產業趨勢研判,2024年將成為我國挖掘機市場築底的關鍵一年,主要受存量設備密集到期及環保政策推動。隨著大規模設備更新補貼政策落地,2025年起行業將進入為期35年的自然替換周期。這一進程或與房地產投資企穩形成共振,推動中型及以上噸位產品需求率先回升。
貨幣財政工具持續加碼下,房地產市場有望在2024年下半年止跌回穩。建築施工環節對重型機械的剛性需求將直接利好中大型挖掘機銷量增長。數據顯示,該細分領域設備保有量占比超60%,其更新周期較小型產品平均延長12年,未來兩年換新空間顯著。
海外市場方面,東南亞、中東及拉美地區基建投資增速維持高位,2023年我國工程機械出口額突破450億美元。其中,挖掘機憑藉性價比優勢占據重要份額,預計到2026年海外收入占比將提升至行業總收入的40%以上。企業正通過本地化生產與定製化服務加速全球化布局。
在智能製造領域,人形機器人量產進程或推動傳感器、輕量化材料等核心部件需求爆發式增長。部分上游零部件供應商已提前布局相關技術,其產品既可滿足工業機器人升級要求,又能在挖掘機減重降耗改造中發揮關鍵作用。供應鏈協同效應將強化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總結來看,2025年將成為我國挖掘機行業多重機遇交匯的轉折點:國內市場完成周期切換、海外擴張延續增長慣性、新興技術開闢第二成長曲線。政策支持與技術創新雙輪驅動下,行業有望在設備更新紅利釋放和全球化進程中實現結構性升級,為工程機械產業鏈創造長期價值增量。
【中國報告大廳訊】根據中國報告大廳對2025年1-3月全國挖掘機產量進行監測統計顯示:2025年3月全國挖掘機產量33172台,同比增長12.4%,2025年1-3月全國挖掘機產量為80278台,累計增長14.6%。
2025年1-3月全國挖掘機產量分月數據
時間 | 當期值(台) | 累計值(台) | 同比增長(%) | 累計增長(%) |
---|---|---|---|---|
2025年2月 | 0 | 47015 | 0 | 16.9 |
2025年3月 | 33172 | 80278 | 12.4 | 14.6 |
挖掘機產量月度數據
附表:
2025年1-02月全國挖掘機產量累計值為47015台,累計增長16.9%。
2025年3月全國挖掘機產量為33172台,累計值為80278台,同比增長12.4%,累計增長14.6%。
以上就是2025年1-3月全國挖掘機產量統計,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及中國報告大廳數據中心整理髮布,僅供參考。
2017年2月份,我國挖掘機市場銷量超出預期。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協會公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月份國內挖掘機的市場銷量同比增長297.65%,實現總銷售14530台。其中龍頭企業三一重工的挖掘機銷量超過3600台,成為三一重工在2月份銷量的歷史新紀錄,同比增長翻兩番。並且在這一輪行業復甦中,以三一重工、徐工機械(000425,SZ)等為代表的國產品牌,表現尤為強勁。
沉寂近五年的工程機械行業,終於迎來了久違的行業拐點,那麼在這一輪行業復甦中,業內各家企業將呈現怎樣的市場格局呢?此次行業拐點的出現,是基於什麼因素呢?對於市場投資者而言,什麼樣的工程機械企業能把握住這次行業機遇?如何看清呢?
行業復甦呈現新變化
作為處在機械行業周期前端的產品,挖掘機銷量變好,也預示著機械行業的復甦。海通證券分析師表示,基於挖掘機在2016年下半年銷售的良好態勢,看好2017年第一季度旺季,工程機械行業景氣度有望提升。
進入2017年後,挖掘機的銷量不負眾望。據第一工程機械網統計,接受調研的25家主要挖掘機生產企業,1月累計銷售4522台,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53.6%;其中,大型挖掘機同比增長107.5%。而在2月份,國內挖掘機銷量總量為14530台,同比增長297.65%,創出歷史單月新高的紀錄。分企業來看,三一重工、徐工、卡特、日立、小松和斗山都超過了1000台,同比增速顯著。
作為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在挖掘機銷售量上的變化,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整個市場的景氣度。三一重工內部工作人員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三一重工累計銷售挖掘機數量同比增長達到30%,行業同比增長25%。2017年1月~2月,三一重工累計銷售挖掘機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00%。截至目前,三一重工的挖掘機銷售排名,已連續6年處在第一位,大挖競爭力明顯提升,將搶占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三一重工挖機組裝部副經理楊紹勇介紹,現在是「領導催生產,經理催調貨,一些江蘇的客戶甚至直接來車間裡面看設備催單。」
值得注意的是,經歷此前較為完整的行業周期後,挖掘機市場份額的占比出現新變化。2016年,國產挖掘機的市占率由此前的20%,增長到了50%,呈現與國外品牌各占一半市場份額的格局。而在2006年,國內挖掘機市場份額是處於三足鼎立的局面,分別是日系、韓系、歐美+國產。
同時,近5年的市場沉寂,也令眾多小品牌工程機械企業無法承受巨額的債務負擔,眾多中小企業無奈退出後,龍頭企業便開始了對行業的整合。公開資料顯示,工程機械2016年挖掘機銷量前十的企業合計占比達78.39%。其中,三一重工的市場份額達19.99%處於首位,美國卡特彼勒、徐工及小松中國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4.21%、7.50%和7.02%。
非地產因素影響上升
本次工程機械進入新時期的核心驅動力,既有產能的市場出清,也有市場需求的大力回歸。不過,與市場格局出現變化相同,本次工程機械行業復甦,除了地產需求回升,更多的是受到了來自包括基建、礦山、PPP項目等非地產因素的影響。
從許多地區獲得的反饋,基建對工程機械的貢獻占比,已提升到了70%以上。廣發機械調研數據顯示,地產驅動貢獻在部分省市的當前占比已不足30%,地產和基建的貢獻比例從2012年的0.93:1,降低到了2016年的0.67:1,包括基建、礦山、PPP項目等非地產因素的貢獻正在提升。
PPP項目將進一步發力。3月7日,財政部部長肖捷表示,截至2016年底,已經簽約落地1351個PPP項目,總投資2.2萬億元,項目落地率超過30%。與2016年年初相比,項目落地的數量和投資規模都增長了超過4倍。下一步將繼續加大支持推介PPP項目力度。
同時,挖掘機銷量如此火爆的背後,也與挖掘機的保有量呈現低增長態勢有關。2016-2021年中國履帶挖掘機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2015年~2016年,挖掘機保有量增長率均在1%左右,而2010年~2011年的保有量增長達到30%,這導致市場銷售在當時無法具有可持續性。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根據工作情況不同,機械設備的生命周期大致在6年10年左右,而在經歷了上一輪行業整合後,目前已經進入了機械設備的更新周期,加上終端需求大幅變好,導致部分機主加速了對舊設備的更換。
挖掘機銷量在今年2月份呈現的火熱景象,或許僅是一個開端。廣發機械研報顯示,對工程機械市場未來的展望認為,此輪迴暖的結構演化,有可能指引未來3年至5年的行業變遷方式。
行業仍存在優勝劣汰
雖然工程機械行業迎來重要拐點,企業「挨」到了順勢上揚的好時機,但不論是在行業底部,還是回暖復甦時期,企業間的優勝劣汰一直存在。
現在比拼的將是誰能走得更快、更遠。廣發機械投資建議,隨著需求持續超預期,上市企業的盈利可見度逐漸成為焦點,建議關注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龍頭企業和盈利可見度更高、歷史包袱清理更徹底的公司。
在2016年12月,令市場為之側目的事件,就是三一重工打出的一套甩出歷史包袱的組合拳。據三一重工公告,三一重工作價40.77億元轉讓北京三一重機100%股權,同時計劃向三一集團轉讓三一汽車製造公司和三一汽車起重機械公司的部分應收帳款。業內預計,這一系列動作,將盤活三一重工近100億元的資產,同時優化資產結構,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強力修復三一重工的資產負債表。
而在轉型上,各代表性企業均積極布局新興產業。三一重工加速轉向軍工武器裝備、住宅產業化和金融服務,中聯重科轉向環境產業、農業機械、金融服務,徐工機械轉向環境產業、消防產業、信息產業、軍工,山河智能(002097,SZ)轉向飛機租賃及維修、無人機、軍工等領域。
同時,能否依託國家戰略,借勢「一帶一路」,從而向海外轉型,也成為考量企業的一個重要因素。一位三一重工內部人士表示,公司向海外的轉型,不僅對沖了主業下滑的周期性影響,而且為三一重工在行業回暖時的爆發,打下了堅實基礎。
目前,三一重工的海外市場銷量占比已經達到40%以上,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帶動下,以及與沿線國家的國際產能進行合作,並且在南非、印度、印尼三大市場進行了深度布局。例如,三一印度2016年1月10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3%,印尼市場預計今年銷售額將超過6000萬美元。
據報告大廳小編了解,我國挖掘機市場自從國家注入「四萬億」利好資金之後,國內銷量便出現激增現象,從而導致出口市場受到影響,出現下滑。2010年挖掘機出口占比更是跌入低谷僅占當年銷量的1.7%。直到2010年國內市場萎縮,企業關注點逐步轉向國際市場,出口占比逐漸增長。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我國主要企業挖掘機總銷量比重才增長至10.4%。全年累計出口挖掘機累計7327台,同比增長27.8%。
以下為2015年及2016年挖掘機出口對比:
2016-2021年中國挖掘機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分析,隨著美國等海外國家財政刺激的加碼以及國內產品質量、服務的不斷提升以及「一帶一路」等國際化戰略的不斷推進,國家將會進一步加大基礎建設的投入,進而拉動企業發展淘汰落後產能、加大創新投入,中國挖掘機產品出口市場將會進一步擴大,出口占比有望進一步提高,廣闊的海外市場將成為國內企業發展的新舞台,工程機械行業也或將迎來全面的復甦與發展。
根據工程機械聯盟的數據顯示,9月份挖掘機銷量5459台,同比增長71.40%,1-9月累計銷量50930台,同比增長12.81%。
9月份挖掘機銷售完全襯得起「金九」的美譽,國內市場與出口市場方面均表現強勁。挖掘機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從2016年1-9月份的整體銷量方面,三一重機、卡特彼勒、徐工穩居前三名,銷量分別為9934台、7175台、3657台。在出口方面,三一重機、卡特彼勒兩家企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出口台數分別為2053台和1402台,三一繼續穩坐頭把交椅。
2016年前三季度(1-9月份),主要挖掘機生產企業共計銷售挖掘機50941台,相較於2015年1-9月份總數47665的挖掘機銷量,同比增長6.87%。其中,小挖銷售27557台,中挖18153台,大挖5231台。2016年1-9月份累計出口挖掘機5393台,同比2015年的4501台,增長19.82%。
2016年前三季度挖掘機銷量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