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 C 是全球用量最大的維生素, 不同於其他維生素大部分飼用, VC主要以人用為主,食品和醫藥保健品占 VC 消費的 95.2%,飼料是 4.4%,化妝品為 0.8%。下面進行維生素C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維生素C行業分析表示,中國是 VC 的世界工廠, 全球 VC 需求量約為 13-15 萬噸,其中中國出口 13 萬噸,約占全球產能的 80%以上, 主要供應商有 6 家,除 DSM 蘇格蘭廠外,其餘5 家均在我國,分別是石家莊製藥(石藥集團旗下)、東北製藥、華藥維爾康(華北製藥旗下)、及江山製藥以及魯維製藥。
我國每年 VC 產能約為 20 萬噸, 但全球需求量只有 12-13 萬噸, 產能嚴重過剩。 VC 產能分布主要為「五大家族」,即石藥 3.5 萬噸,魯維製藥 3 萬噸,東北製藥 2.5 萬噸,華北製藥 2 萬噸,江山製藥 2 萬噸, CR5 約為 65%。還有天力,拓洋等多家企業生產,產能約為 5 萬噸。 產能地域分布上集中於河北、遼寧、山東等環京省份,占總產能的一半以上。
通過對維生素C行業市場前景分析,2016 年 12 月開始, VC 價格長期低迷全行業虧損後, 小產能逐漸退出, 疊加全國環保趨嚴, 尤其是京津冀地區的環保督查趨嚴, VC 價格開始復甦, 2017 年 12 月末 VC 價格上升到最高 72.5 元/公斤左右, 今年 3 月價格小幅回落到 59 元/kg 左右,仍處於 2011 年以來歷史高位。
我國 VC 年出口量逐年上升, 2016 年出口 13.1 萬噸, 2017 年出口 14.8萬噸, 但是相比國內 20 萬噸的總產能,行業仍然過剩嚴重。從 2012 年開始,出口單價長期維持在 3.6 美元/千克左右,全行業虧損; 2017 年伴隨國內 VC 漲價, 月均出口單價持續提升, 2018 年 1 月提升到 7.1 美元/千克, 提價幅度近一倍。
通過對維生素C行業市場前景分析,VC 全球產能過剩嚴重, 技術壁壘不高,進入門檻較低,價格經歷長達 4 年低位徘徊,全行業虧損,國外出口情況顯示需求緩慢增長,本輪價格上漲主要是由於全國環保政策收緊,尤其是環京津冀省份環保收緊和安全檢查壓力, 但是行業產能仍過剩嚴重, VC 基本面仍較嚴峻。
國維生素產業近年來取得飛速發展,隨著維生素產業高速發展,速度太快、監管缺失導致部分種類維生素的生產如同脫韁的野馬,引發產能過剩,進而影響出口價格,出口產品價格高台跳水,幾近與成本持平。維生素產業要撥雲見日,必須全面加強產業調控力度,包括行業准入、自主創新、需求開發、出口配額等措施。以上便是維生素C行業市場前景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維生素C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維生素C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