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無人機應用蔓延進各種新領域,無人機的潛在市場也在快速擴大。無人機屬於機器人的一個分支,等同於「會飛的機器人」。這也是無人機市場的商機吸引著眾多創業公司的目光的緣由。以下對國內外無人機發展現狀分析。目前我國無人機發展迅猛,已成為備受關注的新興行業。以下對國內外無人機發展現狀分析。
我國研究起步較晚,20世紀70年代,我國才開始自主研製無人偵察機,80年代初裝備部隊。改革開放以後,在民用領域中探索可行性,中國航空事業經過60多年的辛酸歷程,從無到有逐步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我國從事無人機行業的單位有300多家,形成了配套齊全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體系的有160家左右。2017-2022年中國多軸無人機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研製投入使用的無人機型多達百餘種,小型無人機技術已逐步完善,戰略無人機已成功試飛,攻擊無人機也已試射空地飛彈多次成功。我國在2014年無人機銷售量2萬架左右。50%以上的增長在未來幾年將持續保持,在2014年我國民用無人機銷售規模已經達到40億元。2002年-2015年7月,國內與無人機相關的專利申請15 245件,其中,新型專利占比37.48%,發明型技術專利占57.39%,外觀專利占比5.13%。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成立了一個無人機應用中心,專門開展無人機的各種民用研究,它同美國海洋與大氣局(NOAA)合作利用無人機進行天氣預報、地球變暖和冰川消融等科學研究。2007年森林大火肆虐時,美國宇航局使用「伊哈納(Ikhana)」的無人機來評估大火的嚴重程度以及災害的損失估算工作,這種無人機比全球鷹稍小一些,其翼展為20米,巡航高度可達1.2萬米。「伊哈納」無人機是軍用無人機「捕食者」的一種改型,用於民用和環境監測用途。
美國已將無人機越來越多地運用到各行各業中。NASA將軍方原本用於戰場的大型高空無人機改造,用來進行對颶風和熱帶風暴的監視和研究工作,無人機在美國也被廣泛地用於土地管理和野生動物監測等領域。
以色列是全球範圍無人機設計製造技術最為先進的國家之一。以色列組建了一個民用無人機及其工作模式的試驗委員會,埃爾比特系統公司領先完成了規定程序,其赫爾姆斯450無人機在2007年5月取得了民用證書。2008年,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馬拉特子公司的中高空長航時「蒼鷺」無人機取得了在以色列空域中執行非軍事任務的證書,此後有關部門合作進行了多種民用任務的試驗飛行。
A-03 Nart是由俄羅斯Antigrad Air公司研發的多用途無人機。執行如災難性自然天氣事件的預防,在乾旱地區人工降雨的形成,監控道路,水和陸地表面,天氣和環境條件等等。該機幾何及性能參數如下:全長5.2m,翼展9.0m,最大起飛重量1100kg,驅動力2台PD-317螺旋槳發動機,最大速度450km/h,續航時間50小時,最高高度8000m,遠程控制,包括自動化系統監控和氣象局監控站,通過固定發射架或者卡車一定彈射架升空。可以裝載MITS的多功能信息傳輸系統。按需求也可以廣泛運用在執法部門。
歐洲2006年制定並立刻多方集資付諸實施「民用無人機發展路線圖」,首期跨度為6年。「路線圖」預計民用無人機市場從2010年開始迅猛發展,已突破1億歐元大關,到2015年將上升到2.7億歐元,其中地球觀測約占市場的3.7%,通信與海上監視各占市場的13%,森林防火與滅火市場份額約12%,治安執法占3%。歐盟打算成立一個泛歐民用無人機協調組織,主要職責是市場評估、技術監視、空域管制、適航安全、標準制定、通用接口、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試驗研究。為解決最關鍵的空中安全與適航問題。荷蘭已開始在非隔離空域進行「探測與迴避」系統的研究與試驗。
目前日本擁有2346架已註冊農用無人直升機,操作人員14163人,成為世界上農用無人機噴藥第一大國。
目前民用無人機的發展方向有警用、巡線、農林植保、航拍、快遞和科研。受到消費市場的帶動,預計今後幾年我國的無人機市場將會迎來快速增長期。預計未來,民用無人機會朝著智能化、安全化、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
更多無人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無人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