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計劃經濟時代到現在,我國污水處理能力有所提升,PPP模式也逐漸興起,其中城市污水處理的提標改造,達3639萬立方米/日;農村污水處理的提標改造,達2145萬立方米/日,以下是污水處理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國務院2015年4月頒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水十條」,這是我國環境保護領域的重大舉措之一,對我國的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具有深遠的意義。2016年,我國廢水排放總量為73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為199.5億噸,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為535.2億噸。
2017年,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約27.23萬台,同比增長7.6%。污水處理行業分析指出,93%的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新增工業集散區污水處理能力近1000萬立方米/日,截至2017年末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1.57億立方米/日。
2018年,我國水污染防治設備產量達28.50萬台左右,同比增長8.1%。污水處理行業數據統計指出,同期,36個重點城市建成運行污水處理廠共計570座,形成污水處理能力0.65億立方米/日,累計處理污水量101.8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7%。
根據《「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我國「十三五」的城鎮污水處理能力將從2.17億立方米/日,提升至2.68億立方米/日,新增污水處理設施所需投資金額達1506億元,投資額需求量前五位為山東、浙江、廣東、重慶、湖北,分別為120億元、114億元、98億元、85億元、84億元。
照目前的市場運營結構來看,若未來幾年城市污水處理能力每年增速8%估算,每日噸污水處理能力的建設成本1000元計算,每噸水污水處理結算價1元計算,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運營市場空間可達1000億元,其中第三方運營市場空間480億元。
水資源總量的逐漸稀缺,水資源價值也越來越被關注,對應水資源費也逐漸上調。而在水資源緊張形勢下,新水源開發工藝的意義也將日漸凸顯。目前,我國最終水價基本由三部分構成:資源水價(水資源費)、工程水價(工程水費)和環境水價(污水處理費)。
資源水價:即水資源費。國家是水資源的產權所有者,用水者取用水資源要繳納水資源費,體現了水資源的產權價值。污水處理行業數據統計指出,同時,國家在水資源管理過程中投入了必要的成本,以水資源費的形式向用水者收取,體現了水資源的勞動價值。
工程水價:即制水供水費用。生產者繳納水資源費取得水權之後,進行必要的勞動投入以產品水的形式向其他用水部門出售,進一步體現了水資源的勞動價值。
環境水價:即污水處理費。用水過程將產生外部性影響,國家作為管理者要使這種外部性影響內部化,引導企業對污水進行處理,並向用水者收取排污補償,體現了水資源的補償價值。
目前,我國大部分城鎮已有的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能力只能達到一級B標準,無法滿足現有要求。因而需要在已有的處理設施基礎上,通過進一步設計、建設施工等,提升污水處理能力,使得出水達到標準的要求,提標改造的投資力度為行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以上便是污水處理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