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不斷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續增長。居民收入水平為消費品市場及零售市場的高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全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整體消費市場的空間在逐步擴大,以下是消費品市場規模分析。
消費品是用來滿足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社會產品。也可以稱作「消費資料」或者「生活資料」。按滿足人們需要層次分,有生存資料(如衣、食、住、用方面的基本消費品)、發展資料(如用於發展體力、智力的體育、文化用品等)、享受資料(如高級營養品、華麗服飾、藝術珍藏品等)。按使用時間長短分,有一次或短期使用的普通消費品和可供長期使用的耐用消費品。
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2018年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0%,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72260億元,增長9.0%。
按消費類型分,2019年餐飲收入46721億元,比2018年增長9.4%;商品零售364928億元,增長7.9%。其中,12月份餐飲收入4825億元,同比增長9.1%;商品零售33952億元,增長7.9%。
按零售業態分,2019年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的超市、百貨店、專業店和專賣店零售額比2018年分別增長6.5%、1.4%、3.2%和1.5%。
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2萬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0%。第四季度在國慶假期、「雙十一」電商促銷節等因素帶動下,當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競然達到11.5萬億元。
2019年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9.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國2019年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630億件和7450億元,分別增長24%和23%。據測算,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5%。
傳統零售業態加速轉型升級,包括超市、專賣店、專業店等在內的限額以上單位實體店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8%。其中,限額以上超市和便利店零售額分別增長6.5%和4.9%,增速比實體零售平均增速分別快2.7和1.1個百分點。
總的看來,中國消費品及零售行業保持積極發展態勢。行業主要呈現以下趨勢:傳統零售領域相對復甦,線上業務向線下零售領域擴張,以及技術創新和數位化背景下積極實施新零售模式。同時,無現金的數位化商店成為新常態。行業還受益於消費需求強勁、收入增長和中產階級壯大刺激下的支出增長等積極因素。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1981億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52566億元。
隨著,我國消費品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持續推薦,新消費增長點加速形成,國內消費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為進一步推動消費品行業的發展,國家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消費品行業產業政策。
總的來說,在政策的引導下,我國消費品市場將持續健康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不斷增加,發達地區城鎮化率較高,消費市場增量空間有限,而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三四線等中小城市消費需求將被充分激發。同時,消費支出也將加大,未來,我國消費品市場潛力巨大。以上便是消費品市場規模分析的全部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