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眼鏡零售市場規模730億元,智能化技術的出現,全球智能眼鏡從2017年的84.2萬副增長到2018年的1000萬副,市場規模突破1500億元。以下是智能眼鏡市場前景分析。
智能眼鏡是指如同智慧型手機一樣擁有獨立的作業系統,可以通過軟體安裝來實現各種功能的可穿戴的眼鏡設備統稱。它是最近幾年被提出而且是最被看好的可穿戴智能設備之一。其具有使用簡便,體積較小等,特點公眾普遍認為智能眼鏡的出現將會方便人們的生活,因此它得到了谷歌,微軟等重點研發,被視為未來智能科技產品的重要增長點。
智能眼鏡出貨量主要來自消費領域,其次是企業和醫療領域。視頻記錄和通訊等第一代應用最初將被用在醫療領域,真正的潛力將來自診斷參考、手術輔助和監控。但要實現長期增長還要經過監管認證和實地測試。
在企業領域智能眼鏡也有很多用武之地,包括工程和物流方面的應用。應用開發者目前正在考慮為企業定製服務。然而,這類產品最大的潛力還是來自消費領域,這主要取決於硬體和應用的吸引力。
2017年中國眼鏡零售市場規模730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眼鏡行業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將達850億元。智能眼鏡的出現必將掀起一陣潮流。預計移動智能可穿戴設備到2018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90億美元,該市場將由北美、遠東和中國以及西歐市場主導。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將從2013年的8.7萬副增長到2018年的1000萬副。
智能眼鏡將開創全新消費電子市場。智能眼鏡在具備智慧型手機功能的同時,還具有滿足消費者便攜性和大螢幕視覺體驗需求等殺手鐧,作為未來智慧型手機的替代和有效補充。
谷歌眼鏡使用的原理被稱為增強現實技術,其特點是在顯示裝置上附加了環境信息。資料顯示,日本、香港、荷蘭等發展最快的現實增強市場,在最初的2到4年內,現實增強設備的普及率能超過5%,並接近10%。這與1998年移動媒體剛剛出現時的普及速度類似。根據市場反饋的早期普及速度,到2020年現實增強將成為一個新的大眾媒體,吸引約10億付費媒體用戶。
在美國、日本、法國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智能眼鏡產品生產和銷售有較高的准入門檻。國際智能眼鏡製造行業集中程度高,少數領先品牌商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國際智能眼鏡企業擁有先進的設備、技術和強大的研發能力。
對於國內市場來說,雖然智能眼鏡行業依舊處於初級階段,但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下,科技產品與傳統行業的結合趨勢已經愈發明顯,而聯想打造的這款智能眼鏡真正地解放醫護人員的雙手,造福了醫生與患者。未來,聯想會進一步深耕醫療行業,將智能眼鏡的應用滲透至醫療行業的方方面面,開啟智慧醫療新時代。
通過對智能眼鏡市場前景分析未來智能眼鏡的藍圖:
眼鏡技術領域即將迎來巨大改變,而這種改變將會對我們產生深遠影響。在科技進步方面,眼鏡的變革是必然趨勢。這也就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Snapchat 和 Google等一些數碼玩家將會成為眼鏡公司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事實上,隨著眼鏡技術的不斷革新,不久之後,那些擁有20/20正常視力的人也不得不去購買一副智能眼鏡,才能和他們患有近視的朋友保持在同一頻道上。
綜上所述,智能化是未來各行業的發展趨勢,眼鏡行業也不例外。目前我國智能眼鏡行業普遍規模較小,市場份額偏低,行業處於發展初期狀態。筆者相信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我國促進技術的提升,智能眼鏡會在市場上占據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以上是智能眼鏡市場前景分析。
更多眼鏡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眼鏡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