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機是一種將低壓氣體提升為高壓氣體的從動的流體機械,在經濟結構轉型期升級下,我國壓縮機產量逐年增長,累計產量為45299.45萬台,工業產值增速6.0%,以下是壓縮機行業現狀分析。
螺杆式對活塞式的逐步替代,我國壓縮機的市場需求將逐步下降,但鑑於壓縮機更為廣泛的應用領域和較為低廉的價格,其市場需求仍將保持一定水平。壓縮機行業分析指出,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發展和通用設備國產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其他類型的壓縮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根據壓縮機行業現狀分析數據,2018年,我國壓縮機累計產量為34590.88萬台,同比增長4.30%;2018年,壓縮機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36.01億元,同比增長2.53%,市場的需求主要來自老客戶產能擴大增加設備,占60.1%。
在石化領域,國內壓縮機在高技術和特殊產品等方面還不能滿足國內的需要。另外在技術水平、質量、成套性等方面與國外還有差距。隨著我國石化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壓縮機在大型化方面將面臨新的課題,國內在設計製造這些大型壓縮機上還沒有成熟的經驗。壓縮機需要向大容量發展,以滿足我國石化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要求。
在製冷空調領域,縮機在大冷量範圍內仍保持優勢。壓縮機的運動零件少而簡單,且製造精度低,所以其製造費用相對低且可靠性高。由於受到螺杆式壓縮機和吸收式制冷機的影響,壓縮機的發展相對較為緩慢。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壓縮機主要用於大型建築內的空氣調節,需求量較少。
截止2019年12月底,我國壓縮機累計產量為45299.45萬台,同比增長11.52%。壓縮機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其中,壓縮機行業主要出口產品為「空氣及其他氣體壓縮機」,出口金額比重為46.57%;其次依然是「其他空氣泵,氣體壓縮機,通風罩、循環氣罩」,出口金額比重為33.54%。
在上游領域,為基礎原材料(鋼材、鋼鐵鑄件、潤滑油)行業、電動機行業和標準件行業等,金屬類的零部件對於空氣壓縮機的整體成本占了一個很大的比重,其他的零部件是以標準化的機電產品為主。鋼鐵以及有色金屬的價格攀高會造成空氣壓縮機行業成本的不斷提高。
在下游領域,主要為石油化工、電力行業、冶金採礦及國防軍工等行業。這些行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隨著這些行業的發展,我國空氣壓縮機行業也得到發展的助力。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空氣壓縮機生產基地,近年來,受益於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空氣壓縮機行業也取得了較大發展。
目前,我國壓縮機市場主要為外企搶占,空氣壓縮機前十大品牌,外企占了絕大部分。以離心空壓機為例,由於離心空壓機研發成本高,製造加工難度大,裝配工藝複雜,基本被歐美跨國企業壟斷,外企在離心機市場占領份額達80%以上。此外,離心空壓機服務市場也基本為外企所壟斷。一些上千萬元大型空壓機,其每年保修費用高達上百萬元,相關配件設備價格昂貴,以上便是壓縮機行業現狀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壓縮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壓縮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