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業可以分黑色冶金工業和有色冶金工業,黑色冶金主要指包括生鐵、鋼和鐵合金(如鉻鐵、錳鐵等)的生產,有色冶金指包括除後者之外其餘所有各種金屬的生產。下面進行冶金行業發展分析。
鋼鐵行業分析表示,冶金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從石器時代到隨後的青銅器時代,再到近代鋼鐵冶煉的大規模發展。人類發展的歷史融合了冶金的發展歷史。冶金的技術主要包括火法冶金、濕法冶金以及電冶金。
近年來,中國冶金行業保持著高速發展,冶金企業的生產經營規模急劇擴張,企業間的兼併重組成為潮流,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公司的管理幅度迅速加大,冶金企業出現了集團化的發展趨勢,資源整合成為冶金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課題。
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冶金產業大國,鋼產量、常用的有色金屬產量都接近全球產量的一半。為改善冶金產業產能過剩、逐步實現冶金工業可持續發展,國家從政策等方面推進冶金行業轉型升級。
自動化是冶金工業的未來發展趨勢之一,對冶金工業達到高效、優質、低耗、環保等起到作用。目前,國內已有不少鋼鐵企業具備了先進的自動化系統,自動化設備逐漸成為生產經營的重要設施。
不過,由於我國自動化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冶金工程自動化技術還存在不少難點,包括多目標實時優化、全面閉環控制、在線連續測量等。未來中國鋼鐵產業的技術進步,既需要政府支持,更離不開企業自身的努力。
當前我國鋼鐵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產能過剩、人員產出率低、高負債率、市場競爭不規範等問題,和政府的不恰當作為或不作為有很大關係。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決定了政府應該在鋼鐵產業發展中有所作為,但政府相關作為應當符合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律的要求。
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未來必須讓市場在鋼鐵產業的發展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政府作為市場機制失靈的補充調節機制,其主要責任應在於通過制定產業發展政策指引產業發展方向,以及通過依法監管完善產業發展環境。
未來中國冶金產品的實際需求增長將保持年均7.57%的增速,預計中南地區將成為未來中國冶金產品需求最具潛力的區域,冶金生產企業將成為最受益於下遊行業需求增長的企業。
未來5年冶金消費品種也將發生變化,建築行業和資源能源行業的需求所占比例或將有所下降,而機械、輕工和汽車等行業需求所占比例將有所上升。以上便是冶金行業發展分析的所有內容了。
更多冶金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冶金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