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氣是一種清潔能源,很多國家將液化天然氣列為首選燃料,液化天然氣在能源供應中的比例迅速增加,2019年全球液化天然氣消費量達到3932億立方米,以下是液化天然氣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液化天然氣已經成為消費增長較快的化石燃料,年均增長率幾乎是煤炭和石油的兩倍左右。由於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具備潔淨、低排放等優勢的液化天然氣將是增長幅度較大的品類。根據液化天然氣行業分析數據,2000-2019年間,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從14.7億噸標準煤增長至42.6億噸標準煤,液化天然氣行業占比從2.2%一路提升至5.7%。
液化天然氣行業發展前景指出,2019年,我國液化天然氣產量為1350億立方米,較2018年同期有所增長。隨著國內用氣區域和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部分地區大範圍實施汽車「油改氣」、鍋爐「煤改氣」工程,液化天然氣消費需求快速增加,同時季節性消費特徵明顯,北方供暖型城市峰谷差較大。入冬後,我國出現較大範圍雨雪低溫天氣,部分地區進入用氣高峰期,液化天然氣需求量迅速大幅攀升。
進口量方面: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達604.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7.9%。進口來源方面。1-12月,澳大利亞保持了我國LNG進口第一大來源的地位,進口量287.36億立方米,占比達47%,比例較去年同期不降反升約4.2pct。卡達和馬來西亞分列我國LNG進口來源的第二、三位,其中卡達進口占比下降,馬來西亞則穩中有升。
出口量方面:液化天然氣(LNG)出口量達386.17億立方米,同比基本持平。出口來源方面,土庫曼斯坦仍是我國最重要的管道氣出口來源,1-12月份其出口量達258.57億立方米,占比約67%,份額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1-12月對哈薩克斯坦的天然氣累計出口量達54.4億立方米,占比達14.1%;緬甸出口氣占比則有所恢復,1-12月出口量35.33億立方米,占比9%,較去年同期份額提高3pct,而烏茲別克斯坦來源的管道氣占比則相應減少。
我國現液化天然氣項目主要分布在華南、西北、華北、西南、華東、東北六大區域。液化天然氣行業發展前景指出,西北及華北地區是油氣田分布最為集中的區域,也是國內液化天然氣的高產區,兩地分別占全國液化天然氣總產能的35.92%和34.76%。
《2020-2025年中國天然氣發電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調查研究報告》指出,我國液化天然氣的進口有管道進口和沿海LNG進口兩種途徑,我國現有已建成的天然氣進口管道主要包括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緬天然氣管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目前還處於建設期,預計在今年年末投產;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目前尚未最終確定。
在能源消費結構的不斷變化,液化天然氣逐漸成為全球能源消費中的一個全新的角色,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得到廣泛的使用,並對社會生產以及人們的生活帶來積極的影響,已有北美、澳大利亞、東非和東地中海地區在內的眾多國家和地區紛紛投資建設LNG出口項目,以上便是液化天然氣行業發展前景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液化天然氣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液化天然氣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