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類疫苗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124億元增至2017年的217億元,預計2030年達到1,019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2.7%。我國疫苗激素行業集中度較高,而且在政府干預下仍繼續提升。以下對疫苗激素行業布局分析。
疫苗激素行業布局分析,隨著我國疫苗市場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幾次大的疫情之後,從政府到民眾對疫苗的認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生產國,根據中檢院數據披露,我國每年批簽發疫苗5億-10億瓶(支),全球排名第一。疫苗激素行業分析指出,2012-2015年由於國內缺少重磅品種上市,疫苗產值均保持在150億元左右,行業增長陷入停滯。2016年由於「山東疫苗」時間,導致疫苗簽發量下降,直到2017年有所回升達到5.9億甁/支;2018年,疫苗簽發量進一步上升為為6.13億瓶/支。
疫苗行業隸屬於醫藥行業,是醫藥行業中的細分子行業,具有醫藥行業的基本特徵,其基本出發點是「健康—預防—健康」,疫苗行業基於這一出發點具有鮮明的「端到端」的行業特徵,即基於人類健康目的而應用現代預防醫學、生物技術等方法生產製造產品實現減少疾病、預防疾病、儘量保持人類健康狀態的產業。現從四大方向來分析疫苗激素行業布局。
一是國家高度重視,新的疫苗政策持續助力行業發展。疫苗激素行業布局分析,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的意見》,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也陸續公布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和《「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
二是疫苗行業競爭格局整體穩定。疫苗激素行業布局分析,中生集團在一類疫苗市場仍占有絕對地位,二類疫苗成為國營、民營、外資三方競爭的焦點。隨著國內疫苗生產企業研發和生產能力不斷提升,國產疫苗基本覆蓋已開發國家疫苗上市品種,但仍存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
三是國內疫苗質量得到更多的認可。疫苗激素行業布局分析,2017年,國內企業生產的A肝疫苗和脊灰疫苗雙雙獲得世衛組織預認證。這是繼流感疫苗和乙腦疫苗之後的又一次突破。但與印度44款疫苗通過預認證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未來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四是新型疫苗產品獲批上市激發行業新活力。疫苗激素行業布局分析,近兩年腸道病毒71型(EV71)滅活疫苗、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疫苗(2價和4價)、13價肺炎結合疫苗等品種陸續獲批上市,彌補了國內市場空白,給疫苗行業帶來新的活力,滿足了人們差異化的疫苗消費需求。新型疫苗帶來的潛在增長空間,值得市場期待。
疫苗激素行業布局分析,鼓勵大型企業疫苗中標配送,推動優勢企業加快發展,重點是優化配送,2019年將加速推進疫苗全過程追溯管理系統的建設,計劃逐步實現建立覆蓋所有疫苗的採購、供應、倉儲、物流和接種等全環節、全過程的疫苗追溯管理系統,將有利於疫苗行業重組布局。
更多疫苗激素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疫苗激素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