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大地影院新增了兩條被執行人的信息,金額達到1.48億元。近幾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哪裡有疫情的地區各種娛樂場所都被按下暫停鍵。今年以來大地影院已經關閉了100家影院,並且公司陷入多起房屋糾紛案件里。
5月6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大地影院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大地影院」)新增兩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合計1.48億元。具體看,2022年5月5日,大地影院被蚌埠市蚌山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101.57萬元,案號為(2022)皖0303執1628號;同日,大地影院被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強制執行1.47億元,案號為(2022)津03執344號。此外,大地影院還有兩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分別為87.88萬元和8萬元,即大地影院累計被執行金額為1.49億元。
今年以來,疫情反覆按下了部分城市線下影院的暫停鍵。4月初,全國影院營業率跌至五成以下,儘管5月份開始回暖,但截至5月8日營業率仍不足七成。在這樣的背景下,影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天眼查APP顯示,大地影院的風險等級已經顯示為「高」,目前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也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企業。
「房租糾紛是當下影院最常見的糾紛之一,很多影院開在商場裡,部分城市因為疫情防控,商場關閉或限流,影院停業,失去營業收入,從而影院與房東會集中產生兩類糾紛:一是雙方關於『減少房租』『免除房租』的訴求無法達成一致,因此產生訴訟;二是影院無法維持經營選擇關店,提前終止租賃協議,因此產生糾紛。」北京市中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趙銘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司法實踐中,受疫情影響關停的影院對減少免租金的訴求,法院通常會予以支持。
2022年前5個月,大地院線旗下影院數量減少了100家,占公司總影院數量近8.5%。這並非影院行業正常的疊代速度。往前追溯,2019年至2021年,該公司旗下影院數量分別為1130家、1173家、1163家。即便是在2020年,線下影院停滯了175天,大地院線也沒有出現大規模關店的情況。
綜上所述,大地院線作為國內第二大院線集團,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旗下的影院已經減少了100家的門店,並且看到大地院線的訴訟情況中有好幾起都是因為房屋糾紛問題。目前大地影院公司管理在想辦法結局,目前從經營的角度來說沒什麼問題。
2月20日-26日,全國院線票房為113467.36萬元,較2016年同期上漲25.67%,但環比第七周下降了5.66%,觀影人次為3264.84萬,環比下降4.57%,同比上漲24.36%。
第8周影院票房冠軍是廣州飛揚影城(正佳分店),報收181.34萬,環比上漲2.04%。票房收入最高的時間是2月25日星期六,報收55.01萬。該影院票房表現最好的影片是第8周票房大熱的《生化危機:終章》,報收98.92萬。票房占比54.55%;觀影人次1.80萬,人次占比56.09%。
巨幕影城(武漢光谷廣場資本大廈店)在第8周票房表現良好,雖然多數影院在8周票房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該影院票房卻有提高,報收130.32萬,環比上漲20.88%,漲幅較大,並且由第7周影院票房第32位上升到第8周的第8位。該影院票房表現最好的影片也是《生化危機:終章》,報收83.63萬,票房占比64.17%。
據2017-2022年中國電影院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了解,院線數據顯示:第8周院線票房冠軍依然是萬達院線,報收1.54億,是第8周唯一票房過億的院線。場均人次和觀影人次均是最高的,平均票價也是最高的41元。萬達院線票房主力影片依然是《生化危機:終章》,報收8391.08萬,票房占比54.43%。四川太平洋院線在第8周依然保持著高上座率,為20.71%。
本周,全國新開影院16家;銀幕新增78塊,平均每日增加11塊;新增座位數約8765個,平均每日增加1252個。本周影院的新增數量較第七周小幅上漲,不過第8周新增的影院有5家單廳影院,相較於2月前三周新增的單廳影院增多。 新增的最大影院是汕頭恆大御景灣影城,銀幕數7個,座位數1154個。內蒙古民族院線、九州中原院線、上海大光明、中影數字院線分別新增2家影院。山東省新增影院數最多,為3家。
數字影院顧名思義,即是以數字方式放映電影的影院。分為傳統的膠片電影院和新興的數字影院。中國數字影院迅速發展,至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2大數字影院國,僅少於美國。以下為數字影院市場占有率分析。
數字影院的清晰度標準從高到低分為4K、2K、1.3K、0.8K。標準化的4K(4096水平像素)和2K(2048水平像素)格式將是下一代的數字電影發行和放映標準。關於DCI數字影院技術標準及規範、數字影院技術標準和規範的制定一直在引領著數字影院技術模式的逐步形成,引領著數字影院設備的逐步規範,通過對數字影院技術標準和規範進展的了解,可以基本了解當前數字影院技術模式和設備發展的現狀。
通過對數字影院市場占有率分析發現,萬達院線影院數量和銀幕數都不是最多的院線,但是其票房收入最高,標明其影院運營效率較高,單銀幕產出為195.5萬元/年,遠遠高於其他院線。
資產聯結型的院線在排片、管理等環節的掌控力更強,國內電影產業跟美國的「製片-放映」分制不同,全產業布局是各大公司追求的目標,在相同片源的情況下,排片能力更強的院線對整個電影市場的話語權更強,產業協同效應更好。
從數字影院市場占有率來看,在A股上市的4家院線中,萬達院線的影院自有,其他三家的影院部分自有,上海電影的影院自有數為51家、中國電影自有影院為99家、幸福藍海為55家,萬達院線自有影院遠遠超過其他院線自有影院數。
國內影院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3D、IMAX、杜比等高端放映技術也開始普及,其中3D銀幕2007全國才82套,經過10年的發展,到2015年3D銀幕數量已經達到19521塊,占全部銀幕總數的60%。2016年國內共有IMAX銀幕424套,其中萬達院線擁有202套,占全國IAMX總量的一半。高端技術是提高觀影體驗的重要條件,能夠迎合現代觀影人群的觀影需求,也是提高電影票價的重要因素之一,IMAX3D電影票價比普通3D電影票價高50%左右。
對比國內外票房市場,可以看出國內票房市場並未到達市場天花板,只是缺乏高質量的影片將觀眾吸引進影院,國內人均觀影人次僅1次,增長空間巨大,票房空間伴隨觀影人次的增長而增長。國外院線市場的格局已定,CR3的比例高達51%,而我國CR3的比例僅有29%,萬達院線作為國內院線的龍頭占有市場份額比例僅為13.4%,資產聯結型的院線在獲取票房收入上有巨大分帳優勢。以上便是數字影院市場占有率的分析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