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協議的目的在於控制經銷商對第三人轉售的整車銷售和售後維修價格,剝奪和干預了下游經營者的定價權,抬高了整車和備件的銷售價格,今年7月以來,汽車業反壟斷事件持續發酵,2014年3月,湖北省物價局發現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及部分奧迪經銷商,在湖北省內實施價格壟斷行為,隨即展開調查。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2012年以來,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下屬的奧迪銷售事業部多次組織湖北省區域內的10家奧迪經銷商達成並實施整車銷售及服務維修價格的壟斷協議。同時,2013年以來,武漢部分奧迪經銷商還達成並實施了整車銷售的價格壟斷協議。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組織湖北省內10家奧迪經銷商達成並實施整車銷售和服務維修價格的壟斷協議,其目的在於控制經銷商對第三人轉售的整車銷售和售後維修價格,剝奪、干預了下游經營者的定價權,抬高銷售價格,排除、限制了正常競爭秩序。湖北省物價局依據規定,對該公司處上一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6%的罰款,共2.4858億元。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上海市物價局對克萊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及其部分上海地區經銷商上海越也、上海名創、上海信佳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價格壟斷行為分別作出了處罰決定,其中對克萊斯勒公司處罰款3168.20萬元,對3家經銷商處罰款共計人民幣214.21萬元。
湖北省物價局對湖北鼎傑等8家奧迪經銷商罰款共計2996萬元。其中7家經銷商分別處上一年度相關市場銷售額1%至2%的罰款,對主動報告達成價格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的湖北奧澤免除處罰,對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的武漢奧嘉不予處罰。
國內汽車整車企業反壟斷罰單開出,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被罰款2.4858億元,而克萊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被罰3168.20萬元,同時被罰的還有湖北8家奧迪經銷商以及克萊斯勒在上海的3家經銷商,了解更多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市場調查報告》。
據悉,這是繼12家日本汽配企業被罰12.35億元後,中國對汽車整車企業首次開出罰單。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表示,這次最多對企業作出上一年度銷售額6%的罰款,並沒有達到《反壟斷法》所規定的最高10%的極限。而本報記者發現,此次處罰比例也比此前處罰12家日本汽配企業銷售額最高8%要低。同時,未來在包括汽車行業在內的各行業的反壟斷調查將成為一種常態。據了解,日前,我國3家水泥企業因價格壟斷被依法罰款共計1.1439億元。
今年8月,發改委就已明確表示,一汽-大眾奧迪及克萊斯勒被查明存在壟斷。從7月底開始,捷豹路虎、奧迪、奔馳、寶馬、克萊斯勒以及廣汽豐田、廣汽本田等多家企業宣布調低零配件和售後服務價。
除了兩家企業的少數幾款車型外,在上輪降價風潮中,廠商只是大規模下調零配件售價,卻鮮有下調整車價格,一些熱銷車在4S店還要加價提車。
國內乘用車市場中,大眾過去幾年市場表現一直順風順水,銷量持續以兩位數實現增長。根據最新整理的數據顯示,2010-2014年,大眾在華國產車銷量持續兩位數增長走勢,至2014年全年銷量實現350.59萬輛,是2010年的近兩倍,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7.0%。以下是2015年1-4月大眾在華銷量分析。
大眾在華陷入銷量連跌頹勢
圖1 大眾銷量
而2015年2月起,大眾在華陷入銷量連跌頹勢,並且跌幅擴大。一汽大眾轎車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月份,大眾在華國產車銷售27.27萬輛,同比下滑2.2%;3月份銷量實現29.29萬輛,同比下跌4.7%;4月銷售27.23萬輛,跌幅已擴大至兩位數(11.4%)。1-4月,大眾國產車累計銷售123.51萬輛,較2014年同期125.36萬輛下跌了1.5%,市場占有率由21.0%降至18.8%。
圖2 分月銷售
大眾品牌拖累整體增長
大眾在華三大品牌中,拖累銷量增長的主要是大眾品牌。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旗下大眾品牌2015年前4月累計銷售97.56萬輛,同比下滑3.4%,而2014年同期銷量超百萬輛(100.94萬輛)。
上海大眾旗下大眾品牌中,主力車型朗逸、桑塔納和帕薩特前四月銷量均以兩位數幅度下滑:朗逸累計銷售13.34萬輛,同比下跌11.0%;桑塔納銷售11.45萬輛,同比下滑10.0%;帕薩特銷量由9.93萬輛降至8.43萬輛,同比下滑15.1%,是上海大眾跌幅最高車型。此外,朗行銷量(3.68萬輛)也有滑落(下跌14.9%)。
圖3 銷量同比持平
推出新款的POLO、途安市場表現不錯,前四月銷量分別同比增長21.8%和27.3%至6.56萬輛和1.54萬輛。新品轎跑凌渡前四月累計銷售了2.85萬輛。
一汽-大眾旗下大眾品牌中,邁騰前四月銷量大幅下滑25.1%,由去年同期的7.49萬輛降至5.61萬輛。大眾CC更是下滑逾四成(40.6%),速騰和寶來分別下滑5.7%和9.2%。捷達和高爾夫銷量雖然實現增長,但難挽整體下滑走勢。
淡季不淡,到了傳統銷量旺季「金九」,國內新車市場表現更加驚艷。部分地區的秋季車展及購置稅優惠政策即將到期等因素,都促進了市場需求的提升。今年9月,國內銷量排名前十的乘用車企業,都出現了銷量的大幅增長。
今年9月,一汽-大眾銷售新車180,858輛,同比增長23.7%,環比增長11.6%,蟬聯狹義乘用車生產商9月銷量排行榜第一。
相比第一梯隊的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一汽-大眾在車型數量(13款)上偏少,且VW品牌沒有一款SUV產品,國內家用A級車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是VW品牌實現高增長的重要基礎。從上面的表格中不難看出,一汽-大眾成為今年前三季度TOP5車企中,累計同比增長最快(16.4%)的乘用車企業。
今年前三季度,上汽大眾新車累計銷量(142.6萬輛)排名第一,一汽-大眾累計銷售新車1,376,082輛,同比增長16.4%,排名第二。在第一梯隊中,南北大眾逐漸拉開了和上汽通用(128.6萬輛)的距離,相比之下,北京現代和東風日產,仍在為年銷百萬的目標而努力追趕,相比第一梯隊的三家車企,仍有較大的差距。更多相關行業信息可查閱《2016-2021年中國一汽大眾汽車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