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第一年,是「單獨兩孩」政策落地第三年,我國出生人口明顯增加,二孩及以上占比大幅提升,政策效應初步顯現。2020年中國嬰幼兒數量將達到峰值,即將有2.61億左右新生兒。以下是幼教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
通過對幼教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早期教育主要是孩子在0-6歲這個階段的教育,早教機構將根據孩子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以及敏感期的發展特點,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培養,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養打下良好基礎,側重開發兒童的潛能,促進兒童在語言、智力、藝術、情感、人格和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當前我國早教的滲透率尚低,日本90%以上家庭正在使用分齡早教,韓國超過80%,台灣也超過67%,而國內大陸使用的家庭約為500萬,滲透率約為5%,尚有95%的空白市場等待挖掘。不過近年來,中國越來越多的家長接受「早教」概念。
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家庭無可替代,孩子是生命的延續,是未來的希望。中國家庭典型「4+2+1」的結構導致孩子已經成為家庭消費的核心,隨著時代發展,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政府、社會民眾的重視,特別是80、90後父母普遍擁有較高學歷,且具備一定的消費能力,更為注重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
我國幼教行業集中度低,行業標準有待建立。目前我國前五大民辦教育機構共計幼兒園數2600家左右,市場占有率僅為2.2%,行業集中度比k12更低。幼兒教育缺少行業標準,導致行業的進入門檻較低、行業內企業的產品與服務處於同質化競爭、優質內容稀缺,這使得幼教市場相較K12市場更為分散。目前幼教行業正逐步在政策扶持、資本支持、師資力量提高、教育理念升級的情況下實現設施標準化、師資標準化以及幼教理念標準化。我國的幼教法律法律正在逐步完善。
中國目前家庭教育消費的年均增速為20%,育兒支出已占中國家庭平均收入的23%。56.5%的家長把孩子教育投資列在首位。
在市場需求和政策導向的共同作用下,早期教育正在成為朝陽行業。2016年,我國幼兒教育的市場規模達到了1950億元。預計2017年將突破2000億。
早幼教行業在投資景氣度、行業成長力、投資回報率方面也不斷提升。今年以來,早幼教行業掀起投融資熱潮。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早幼教行業一級市場共發生投融資事件58起,照此算來基本每月有9.6起投融資事件發生。
當前幼兒教育在一線、二線城市獲得充分發展,形成了以社區為輻射範圍的早期教育服務體系。
城市3-6歲兒童的幼兒園費用平均為993元/月,園外教育消費461元/月。我們進行如下假設:1)0-3歲嬰幼兒平均每月教育消費231元(為3-6歲兒童的一半),2020年該數據增長到294元;2)3-6歲適齡但未入園兒童平均月教育消費為461元/月(暫假設2013年與2015年一致),2020年該數據增長到588元;3)幼兒園在讀兒童每年在園時間8個月,其他幼教消費持續12個月;4)城市平均學前三年毛入園率85%。據此測得2013年城市3-6歲兒童平均每年的幼教消費支出共12284元;同時假設城市家庭幼教支出年增速為5%,則2015年平均支出為13543元,2020年年平均支出為17284元。
另外,根據湖北地區的一項調研,當地農村幼兒園平均學費約3000元/年,按學前三年毛入園率65%測算,並且不考慮園外教育消費,農村兒童目前平均每年的幼教消費支出為1950元;假設2020年農村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0%,且農村家庭幼教支出年增速為5%,2020年農村兒童平均幼教消費支出可達3063元。綜上測得,2015年家庭幼教消費規模達3852億元,2020年有望達到5938億元。事實上,我們的測算方法仍然偏保守:1)沒有將城鎮化率的繼續提升考慮在內;2)直接忽略了農村0-3歲幼教消費的部分,實際上農村家庭對童書、玩具等幼教產品也有一定的投入。3)對城鎮0-3歲教育支出估算較為保守。4)公辦園每年收費8個月,民辦園根據城市不同,每年收費可達9-12個月,我們將幼兒園消費統一按照8個月/年測算,較為保守。
通過對幼教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得知隨著國人教育意識和理念的不斷提升,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成本將不斷提升,通過對中國幼兒教育市場規模分析了解到,我國幼兒教育行業前景無限,相關早教及教育機構將因此獲益。以上便是筆者對幼教市場規模的詳細分析了。
更多幼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幼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