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收入不斷提升,新一代家長消費觀念升級,國家放開計劃生育政策,幼教行業利好政策不斷出台,幼教發展越來越好,以下對幼教發展趨勢分析。
政策放開以來,二孩出生數量出現了明顯的上升。2017年我國出生人口1723萬人,雖比2016年小幅減少,但明顯高於「十二五」時期年均出生1644萬人的水平,是2000年以來歷史第二高值。特別是二孩出生人口,2017年出生數量進一步上升至883萬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達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教育普及率要達到85%;重視0至3歲嬰幼兒教育。」《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和捐資助園。扶持和資助企事業單位辦園」,「多種途徑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幼兒園園長和教師培訓體系,滿足幼兒教師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各地五年內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一輪全員專業培訓」。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的頒布實施,也為扶持和獎勵民辦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這一系列法律法規為幼教產業提供了充足的目標群體和政策支持。
根據國家教育部數據披露,保守估計幼教市場將維持2011年開始的複合市場增速,2020年預計幼教市場規模可超 3000 億元,前景可觀。截止2016年12月31日,中國共有23.7萬所幼兒園,超過4410萬入學學生。其中民辦幼兒園,大約有14.7萬所,超過2440萬學生。預計到2021年,民辦幼兒園學生數量將增長到3400萬,複合年均增長率6.9%。
幼教市場中存在數量供給不足、質量參差不齊、產業格局高度分散、用戶粘性低的痛點,天然不是能夠標準化和規模化的行業。其中提升供給能力要通過標準化來實現,標準化卻難以實現,亟需通過引入新的技術和模式幫助。教師端面臨著高端人才缺失的窘迫現狀,課程端開發建設能力頗弱,用戶粘性低。
國內早教人均花費相較國外花費少五成,提升空間廣闊。雖然近年來,中國家庭越來越重視兒童的教育,也越來越願意對孩子進行早教,但是中國家庭使用分齡早教的比例仍舊很低,甚至不到1%,而在日本,使用分齡早教的家庭達到90%,韓國也達到了80%;而且相比於日本每年近9000 元人民幣的早教花費,中國每年平均3000 元的花費不算很高。因此,中國早教市場仍處於發展期,還有很廣闊的提升空間。
挑戰在於,公辦幼兒園數量的提升,學費的普惠,民辦幼兒園唯有通過品牌化、品質化、高端化才能贏得生源和出路,同時,2018-2019 年或是幼兒園產業第二整合期,國家必將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管和督導,淘汰掉大部分沒有競爭力的劣質幼兒園。這勢必使得中低端民辦園的生存空間逐漸縮窄甚至退出競爭市場。 因此說,幼教行業發展必須以「質」為根本,高品質品牌幼兒園將成為民辦幼教市場上的絕對主力,民心所向,態勢所趨。
未來幼教機構的競爭更傾向於結合自身資源、能力,在資本協同下,打通幼教產業價值鏈關鍵環節之間的比拼,在此背景下,平台型公司顯然將更具生命力。誰能把握中國學前教育行業發展的下一個黃金十年,讓我們拭目以待。以上對幼教發展趨勢分析。
更多幼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幼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