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民辦幼兒園已成為幼教行業的主體力量,學前教育是教育細分領域中民辦化最高的子領域,2015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2.37萬所,其中14.64萬所為民辦幼兒園,占比65.44%。以下對幼教市場規模分析。
放開二胎將引發又一次嬰兒潮。由於計劃生育的持續實施,我國0-14 歲人口一直在下降,在2011 年達到最低點22164 萬人,然後在2012 年和2013 年緩慢增長,增長率為0.1%-0.5%,總人口占比也從2005 年的20.27%下降到2013 年的16.41%。
在2013 年局部開放二胎政策後,隨著新生嬰兒數量的加速增長,2014 年0-14 歲人口開始加速增長,增長率達到1%,占總人口的 16.49%,占比為4 年最高。同時,中國新生嬰兒數量就開始開啟了高速增長模式,我們預計伴隨著這次政策的全面實施,未來新生嬰兒數將不斷提高甚至有引發下一次嬰兒潮的可能,將為幼教行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2012年財政性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首次突破4%,達到4.28%,2013年與2014年也均超4%。其中學前教育經費逐年提高,2012-2014年分別為1504億元、1758億元和2049億元,占當年財政性教育支出的比例分別為6.5%、7.18%和7.76%,每年增加約0.6個百分點。201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67.67萬億元,按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為4.2%、學前教育經費占當年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比率提升0.6個百分點至8.36%,測得2015年國家學前教育經費約為2376億元。
從歷史來看,幼教經歷了從集體辦學-政府公辦-私人非盈利性辦學為主的階段,正在經歷以私人非盈利性辦學向私人盈利性辦學的過程。
1997年,國務院發布了《社會力量辦學條例》,首次明確了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的態度,辦學的性質是非營利性,國民辦幼兒園的數量占比從1997年的13%提升到了2007年的60%,但是大部分民辦企業已經按照盈利性組織辦。
2016年10月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通過了人大常委會的三審,民辦教育企業可以選擇營利性辦學。《民辦教育促進法》自2017年9月1日開始實施,私人幼兒園正式可以以公司制盈利性的模式來運作,資本可以流入。
隨著市場的需求推動,早教行業發展迅速,許多資本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這一潛力巨大的行業。除了本土早教品牌,以及新進入者正在瘋狂進行市場擴張,不少國外知名早教品牌也加快了布局中國市場的腳步。中國的早教市場正逐漸由自由發展期過渡到競爭發展期,而競爭的直接表現形式則是優勝劣汰。
幼教行業的第三個資金來源是社會投入,可考部分為固定資產投資。2011年-2015年教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4%,假設未來幾年繼續保持14%的年增長率,且學前教育投資所占比重與學前教育經費占國家教育經費的比重相等,則2015年社會投入在學前教育領域的資產有642億元,2020年則達到1649億元。
2015年我國早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400億元左右,發展速度較快,現階段國內早教市場還有巨大潛力尚未開發,隨著家長重視度愈來愈來高,早教的商業模式日益成熟,早教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千訊諮詢產業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早教市場規模將達3480億元,未來五年增速約為20%。以上對幼教市場規模分析。
更多幼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幼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