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再生塑料行業分析報告 >> 2016年我國再生塑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6年我國再生塑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6-06-29 13:53:5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我國再生塑料行業發展分析,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再生塑料行業呈現哪些特點?在「十三五」到來之際,現對2016年我國再生塑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014年下半年以來原油價格的持續低位,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反應逐漸傳導至塑料產業,尤其是近期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塑料價格不斷出現小幅下跌。受此影響,再生塑料市場的下游需求進一步萎縮,價格也出現下滑,企業利潤下降,使得再生塑料行業提高競爭力成為當務之急。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我國再生塑料行業呈現哪些特點?在「十三五」到來之際,再生塑料行業又該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再生塑料原料廣泛

  中國再生塑料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陳慶華表示,2013年全球塑料產量為2.99億噸,其中中國產量居第一位,占比24.8%。塑料製品使用當年廢棄率通常在20%以上,5年廢棄率在50%以上。因此,塑料產量的增加使廢舊塑料原料增多。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委會數據,2014年,我國塑料加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增加到13699家,其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利稅保持穩步增長。數據表明,塑料加工業在滿足國民經濟配套需求上仍取得合理的常態增長。

  我國再生塑料的原料除了來自國內,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國外。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委會會長寧紅濤介紹,我國是全球第一大廢塑料進口國。自 2000年以後,我國廢塑料進口總量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狀態。廢塑料進口量從2000年200.7萬噸增長到2014年825.4萬噸,2015年相比 2000年進口量總體增長率已經高達311%。

  2014年,我國廢塑料進口量825.43萬噸,占進口廢棄物量的18.53%;進口額達370.64億元,占進口廢棄物總金額的21.93%。

  再生塑料產業的發展與國內消費量增長分不開。寧紅濤表示,據保守測算,2014年我國塑料消費量為6785萬噸,較2013年增長9.6%;五大合成樹脂表觀消費量為6208.9萬噸,占合成樹脂消費總量的81%,比上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

  企業眾多地域分化

  我國再生塑料行業從20世紀80年代起步,20世紀90年代以後初具規模,2000年後開始快速發展。

  寧紅濤表示,目前我國從事廢塑料加工的生產企業達1萬多家,中型以上工業企業正逐漸成為再生塑料行業的主體。

  據了解,中型以上工業企業以進口廢舊塑料企業居多,其再生利用量占總再生量的40%以上,而且大多分布在沿海塑料加工業發達地區。這部分企業因有相對穩定的廢塑料貨源和銷售渠道,資源集中,利潤較高,效益良好,市場競爭力強。少數規模企業分布在中西部地區,以國內回收塑料再生為主,從事國內廢塑料回收再利用事業。

  寧紅濤指出,目前我國廢塑料回收加工中小企業數量較多,但其中絕大多數屬於家庭作坊式的個體戶,普遍規模較小,在大城市周邊及城鄉結合部扎堆經營。通常,他們採用的技術簡單實用,加工交易利潤空間小,環保意識薄弱,但物流成本很低。家庭作坊式的個體戶通過市場要素集結與整合作用,逐步形成自發性的交易集中、流通順暢的集散市場,加工交易集約化,專業分工細化,其物流配送走向完全市場化,具有強大的生存和競爭能力,基本實現了產業細化和產業鏈延伸。

  據再生塑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了解,我國廢舊塑料回收加工企業區域性分布格局顯現,同時所用廢舊塑料原料也呈現出區域化的特點。

  天津、河北、山東一帶的廢舊塑料回收加工企業,主要回收利用高等級LDPE膜和HDPE料;浙江、上海、江蘇地區企業,主要回收利用乾淨的 PET、HDPE、PP和部分工程塑料,對這些塑料品種的需求量也大;福建對於低等級的LDPE膜需求量非常大;廣東回收利用大量的各類工程塑料和部分 PE、PP、PET料。

  無序發展問題突出

  不過,我國再生塑料行業和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寧紅濤表示,我國再生塑料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是:再生塑料產業整體規模大,小企業數量多,企業規模小;技術開發應用能力弱,工藝技術落後,裝備水平低,資源利用率低;存在二次污染,危害環境;分類分選技術落後,資源浪費,產品附加值低。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再生塑料回收加工企業在原料進口和生產過程中問題突出。

  陳慶華表示,目前我國上萬家再生塑料回收加工企業,其中大多數沒有正規進口批文,甚至很多是沒有環評的家庭作坊式工廠和小型工廠。以物理方式為主的再生方法以及分散的市場格局,決定了再生塑料行業整體環保水平偏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再生塑料行業僅在成熟的園區對污染問題有防治措施。

  寧紅濤則指出,再生塑料行業在技術和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分質設備落後,回收率小於30%;第二,資源化技術水平較低,高質化率小於20%;第三,回收利用技術未有效集成,行業標準欠缺;第四,缺乏有效管理機制,二次污染嚴重。

  行業格局正在變化

  鑑於再生塑料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2013年2月1日到11月30日,全國海關開展了一場為期10個月的「綠籬」專項行動,目的是把不符合要求的廢舊塑料阻擋在國門之外,同時規範國內行業清潔生產。

  寧紅濤說:「受『綠籬』行動影響,2013年廢塑料進口量出現了唯一一次負增長,但卻沒有影響到再生塑料企業進口塑料的熱情。雖然部分資深企業縮減進口量或轉型從事其他業務,新申請廢塑料進口許可的企業仍呈現出逐漸增多的趨勢。到2014年,我國已有超過3000家登記註冊的廢塑料進口和加工利用企業。」

  陳慶華表示,全國海關開展「綠籬」行動對目前及今後國內再生塑料行業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第一,要求從事廢塑料加工的企業有更環保的處理設備,這將加大從事廢塑料加工企業的成本支出。同時大型企業也將更加容易得到政策支持,而小企業會逐步喪失生存空間。第二,部分污染嚴重的小企業將退出市場,致使再生塑料產業從業人員減少。第三,廢塑料再生產業園將發揮作用,經過長期的發展最終將代替傳統的再生塑料市場。

  原油價格也對再生塑料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造成影響。

  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原油價格一直處於低位,使石油基原料生產的塑料製品價格降低,帶動再生塑料市場走低,嚴重影響了廢舊塑料回收加工企業的利潤。

  據了解,2012~2014年,由於原油價格暴跌後新料價格大幅下降,回料與新料價差減小,我國再生HDPE企業利潤持續走低,由2012年的300~500元/噸降至2014年的200元/噸左右,其中2014年12月,企業虧損500元/噸左右。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目前再生塑料行業利潤逐漸下降主要是由於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放緩,整體需求較疲軟,加之環保整頓導致下上游毛料貨源減少,廠家採購成本上升,進一步壓低企業利潤空間。在這種格局下,園區化生產下還需繳納各種污染處置費用,進一步導致企業利潤下滑。這也是目前再生塑料行業園區推廣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健康有序才是方向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面對已經凸顯的種種問題,再生塑料行業只有進一行規範約束行業行為,才能實現健康有序發展。

  寧紅濤表示,「十三五」時期,塑料循環再利用將成為再生塑料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和重要組成部分。

  他指出,「十三五」時期,整個行業產業規模需要進一步擴大,而且轉型升級力度也要進一步加大,尤其是要持續開發和應用再生塑料新技術、新產品。只有適應國家政策和環境治理政策,再生塑料行業才能在產業技術提升方面實現突破,產業集群逐步得到規範和發展。

  寧紅濤還表示,當前態勢為中國再生塑料行業提出新要求:鼓勵通過兼併、重組、聯營等方式,加快行業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推進規模化發展;促進資源、能源集約化、梯級化、高效化利用,提高利用水平;共享基礎設施,降低投資強度;促進污染集中處理,便於污染控制與監管;促進廢塑料高值化利用;提升再生塑料產業競爭力。總之,中國將更需要規範化和規模化的再生塑料產業出現。

  陳慶華認為,在新常態下,再生塑料行業需要做好四個方面工作。

  第一,把保護環境作為行業發展的首要任務。在廢塑料回收、進口、拆解、物流運輸、加工利用以及再製造的各個環節,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杜絕一切以犧牲環境和身體健康為代價的行為。

  第二,把高值利用作為行業發展的生存之本。加強再生塑料綠色回收、器件安全拆解、高質改性、高值利用各個環節的技術創新,主動開展技術升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再生塑料產品的技術標準和產品價值,擴大利潤空間,提升行業的整體競爭能力。

  第三,深度開發國內城市礦產資源。融合「網際網路+」,開展再生資源特別是再生塑料大數據挖掘,實現信息、技術等資源共享、行業聯動,通過整合新的網際網路金融思維,創新行業發展模式。深度開發國內「城市礦產」和固廢資源,完善回收體系建設,投入更多精力進一步完善電子廢棄物和廢舊汽車等器件拆解、生活垃圾和造紙渣等大宗固廢全資源化的技術路線,通過圈區管理實現綠色循環,利用改性塑料技術獲得高值利用。

  第四,鼓勵分質增值再生塑料進口。開拓思路,積極把再生塑料行業的發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大格局中,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和產業已取得的關鍵技術及裝備優勢,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和科研單位組建公司,帶著技術走出國門,爭取建立國際再生塑料產業園,開拓行業發展新天地,努力把更多清潔、優質的再生塑料補充到國家戰略資源需求中。

更多再生塑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再生塑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