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照相機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我國照相機產業布局分析

2014年我國照相機產業布局分析

2014-10-25 09:32:11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2011年是數位相機市場災難性的一年。從日本地震到泰國洪災,讓強大的日本相機製造業連受重創,也讓我國國內貨源短缺,數位相機價格不斷上漲,廠商、攝影愛好者及其他普通消費者紛紛叫苦。

  從供不應求到「一機難求」

  目前,在中國高端相機市場,尼康和佳能兩大品牌的份額約占90%,其餘份額則被索尼等品牌瓜分。日本大地震發生後,我國國內市場的日系相機銷售「漲」聲不斷。佳能、尼康、索尼等日本品牌的高端單反機型普漲超過10%。記者走訪相機賣場後了解到,在市場最為缺貨的情況下,一台價格約為5萬元人民幣的相機,需要加價1萬元才能買到手。

  其實,佳能和尼康對中國市場的高端相機供貨量一直非常有限。記者了解到,國內經銷商進貨一直受困於「捆綁式配售」,有苦難言。例如,經銷商如果要購進一台價值5萬元的佳能頂級1系相機,就需要搭配購進總價值在20萬左右、均價2000元人民幣左右的中低端卡片相機數十台。因此,高端相機在我國國內市場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許多消費者將高端相機當做奢侈品來購買,甚至將購買高端相機看做投資行為。

  從3月份開始就漲勢兇猛的高端相機市場一直到六七月份才趨於平穩,回歸理性。但泰國的一場洪災,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漲價風波。

  「十面埋伏」圈占中國市場

  金融危機後,中國相機和印表機市場發展迅速,取代了美國市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市場。尼康和佳能都不約而同地將視線轉移到了中國,日本總部高層頻頻來訪中國,甚至還派核心成員常駐北京和上海。

  即便這樣,被認為是兵家必爭之地的中國市場卻仍然沒有高端相機的生產線。

  在全球化的產業分工下,任何一個數位相機生產商都不可能單獨生產所有的配件。日本企業近年來大力推動精益化製造、全球化布局、產業化升級,把中低端產品的生產地遷移到中國內地、台灣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然而,提升核心技術、部件材料自主創新卻是在本土的實驗室和生產線完成,牢牢掌握著全球數位相機產業鏈最尖端的製造技術、材料生產能力,占據產業鏈制高點。

  尼康和佳能在中國都設有低端相機的生產線,但日本相機巨頭在轉移高端相機產能這一方面,卻從來沒有考慮過中國。從2010年就有傳聞尼康等日本相機製造商將在東南亞某些區域增加產能,可作為日本海外最大的產品銷售市場,中國內地卻被戰略性地排斥在外。這張「十面埋伏」的生產廠商分布圖,反映出日本相機產業規劃的布局和目的:不能失去中國市場,所以圍繞著中國周邊布局;不能放棄日本製造的高端定位,因此不能把產品打上中國製造的標籤。

  不能「中國製造」那就「中國創造」

  長期以來,中國都希望能有更多的高端製造業進入中國。然而,實現「中國高端製造」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夢想。應聲而漲的相機,顯示出日本企業占據著整個產業的控制權和話語權,我國相機產業亟待儘快建立完善產業鏈條,實現對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性自主掌控,從而真正實現「中國創造」。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照相機行業現狀觀察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分析顯示,縱觀整個相機市場的歷史,我們發現:當年佳能、尼康面對強勢的德國相機時,從中低端市場做起,從逐步占領到獨步江湖,有很多值得我們模仿和借鑑的地方。另外,三星、LG等韓國企業都已經基本在上游最核心的關鍵部件和材料上實現了自給自足,由此完成了全產業鏈的深度布局,從而有能力在日本地震後積極迎接隨之而來的產業轉移和市場承接。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擁有全球約50%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能力,產業鏈基礎布局已經成型。只有依靠規模化優勢,加大原創性技術的研發投入,從中低端數位相機做起,才能樹立民族品牌,最終實現「中國創造」。


更多照相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照相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