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照相機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我國照相機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2014年我國照相機行業技術特點分析

2014-10-25 10:03:07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目前,在世界照相機市場上,數位相機已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產品。對於我國的照相機生產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實現跳躍式發展的好時機。傳統的照相機產品我們多年來沒能趕上國外先進企業的產品,而在數位相機上,我們雖有差距,但並不是無法追趕的距離,因此,傳統的相機企業和電子技術企業相結合,攜手開發市場上所需要的新產品,特別是質優價廉的新型產品,是完全可以和國際市場上的強手一爭短長的。

  如今,數位相機已是照相機行業當仁不讓的霸主,正以極快的速度走入平常百姓家。數位相機市場也從過去清一色國外品牌占壟斷地位,到越來越多的國產名牌在激烈競爭中有了一席之地。在國內數位相機企業異軍突起的情況下,照相機行業走過漫漫長夜,迎來新的朝陽。

  我國的照相機工業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發展勢頭良好。到70年代,經歷了10年徘徊期後,照相機業復甦,80年代中期,進入「黃金時期」。然而好景不長,90年代,在國外照相機大量湧入國內市場的潮流下,大多數國內照相機企業紛紛倒閉或轉行,相機品牌一度僅剩「鳳凰」、「海鷗」苦苦支撐。

  進入21世紀,照相機行業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國外著名照相機企業進入國內,壯大了照相機行業的力量;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實力雄厚的IT公司涉足數位相機製造業,成為照相機行業的生力軍。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照相機行業現狀觀察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分析顯示,從2002年第三季度開始,國產數位相機逐漸開始打破相機市場上國外品牌一統天下的局面。加入數位相機生產大軍的聯想集團,以15.9%的市場份額名列第二;方正集團名列第四。這說明,國產數位相機品牌已經能在國內市場上與國外品牌較勁。

  出口雖多 實力不強

  近年來,國內各類照相機每年的生產量和出口量都超過了一億架,是名副其實的照相機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但卻不是生產強國。目前,我國生產和出口的照相機大部分是三資企業生產的國外品牌。

  現在,我國主要照相機企業有近50家,彩擴設備主要生產企業約25家,配套、零部件生產企業近1000家。2002年,我國出口相機共計 1.08億架,其中傳統膠片相機9154萬架,數位相機1677萬架;照相機出口創匯16.71億美元,其中數位相機創匯9.01億美元。然而,國外品牌的數位相機的出口數量占據總量的71.6%,銷售金額更是達到了總額的82.9%。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我國照相機行業整體水平不高,技術和管理落後,沒有競爭力。其次,國外著名照相機企業紛紛來華,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讓本來實力就弱的國產品牌更難生存。

  但是在新世紀照相機工業成為潛力巨大的朝陽工業。這一時期,國內IT業發展喜人,很多著名的IT企業利用其所擁有的數位技術和電子科技實力進入數位相機領域,而且國內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打造優勢 跳躍發展

  目前,國內數位相機與國外品牌相比,差距明顯。國內很難找出一家照相機生產企業來與索尼、奧林巴斯等世界頂尖企業抗衡;而且我國數位相機開發較晚,自主設計和研發水平相對較低,缺乏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也沒有世界知名品牌。

  因此,我國照相機企業應按市場經濟規律重新組織產業鏈,通過兼併、聯合等運作方式組建照相機行業的「聯合艦隊」,依靠集成優勢和規模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才能增強國產相機行業的整體實力。在市場營銷上,照相機生產企業應注重品牌營銷,進行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的研究開發,打造強勢的民族品牌。同時,還要繼續走好與國外企業合作、合資的發展道路。

  另外,國內照相機企業應牢牢把握市場形勢開發產品。目前,高解析度、低價位的數位相機是市場上的寵兒,傳統照相機生產企業與IT業的緊密合作,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多功能的數字相機,無疑是一條前途無限的新路子。

  在開發數位相機的同時,與其相關的產品和技術不容忽視。數字彩擴設備和數字印表機應該受到重視。目前我國彩擴機的年產量為5000多台,其中數字彩擴機為1000多台。隨著數位相機的蓬勃發展,數字彩擴必須適應新需求,加快技術進步。同樣,數碼印表機也是數位相機發展必備的配套條件之一,有待進一步發展。

更多照相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照相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