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照相機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我國照相機行業投資分析

2014年我國照相機行業投資分析

2014-10-25 09:32:35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題為「影隨心動、情系永恆」的春季數碼影像新品發布會上,佳能一口氣發布了24款DC、DV、印表機等數碼影像新品。來華履新僅11個月的佳能(中國)總裁小澤秀樹在發布會上公開宣稱,未來五年公司將進入在華飛躍成長階段,佳能將集中一切力量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和大幅度提高銷售業績。「確保今年銷售收入保持30%的增長速度,在進入2008年以前,使佳能中國的銷售額翻倍增長至10億美元。」

  不僅如此,野心勃勃的小澤秀樹在時隔半年後再次接受記者專訪時,仍然不厭其煩地重申其就職宣言:「佳能全線影像產品在中國市場超越對手占據第一位。」並表示,「未來不排除在中國市場生產高端數碼單眼相機」。欲將兩成在華銷售轉為直銷小澤向本報記者透露,佳能已全面制定了旨在刺激銷售的三板斧計劃,即加強本土新品研發攻勢,預計今年至少要向中國市場投放逾100款數碼影像新品;加強售前、售中、售後服務體系,梳理和拉近佳能對渠道及消費者的距離,加大直銷力度;此外佳能將加大投資力度,擴張和全面提升佳能品牌形象和知名度。激勵小澤實現銷售飛躍的信心,除了中國市場需求仍在迅速擴大之外,也包括佳能在華銷售渠道上的多元化擴建。因為在去年之前,佳能的產品要進入中國銷售,通常是佳能(中國)的產品先由日本總部購買,再由佳能(香港)賣給有進口權的中國總代理。小澤宣稱,現在佳能(中國)已經完全獲得了在華銷售權。

  在鞏固各級經銷商隊伍的同時,佳能在華已建成上海、北京、廣州三個營銷分公司和15個銷售辦事處,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進直銷體系。「我們的計劃是,將20%的銷售由經銷商轉為直銷。」小澤同時首次透露,2005年佳能中國的銷售業績比2004年增加了38%.「我們計劃在2006年保持30%的增長速度,在進入2008年以前,使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

  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照相機行業現狀觀察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分析顯示,中國市場沒有不景氣過去一年,困擾在華征戰數碼市場的影像巨頭的心病,除了全行業價格戰導致利潤劇滑,還在於頻頻爆出的日係數碼相機質量風波。而這也無疑令放量增長的國內數碼影像市場消費前景蒙上陰影。但小澤顯然並不苟同行業普遍陷入不景氣。「在日本、歐洲、新加坡等地數位相機市場的確出現飽和、銷量下降,但在中國、俄羅斯甚至美國市場,我們發現相機市場不僅沒有不景氣,反而仍處於急劇放量增長之中。中國市場的銷售潛力絕對不容忽視。」 小澤同時引用數據介紹,去年中國數位相機總量銷售較前年擴大了150%,「我們預計2014年數位相機銷量至少也要比去年增長30%」。「日本佳能總部將繼續加大對中國影像市場的投資力度。具體數據我不便透露,但投資額確保較去年有30%-50%的增長」,小澤告訴記者。不排除在華生產高端單反機此前應對利潤下滑和競爭不利,富士、尼康等被迫宣布減少相機生產投入,轉向辦公設備耗材等領域逐利,而老牌影像巨頭柯尼卡美能達更宣布,將在一年內完全退出相機和影像膠捲業務,全面轉型複印機等辦公設備。

  但小澤明確向記者表示,佳能不會效仿部分影像同行,放棄或淡出對數碼相機的生產投入。「佳能是以照相機起家的影像公司,對相機製造的重視程度,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改變。」小澤同時宣稱,佳能將一視同仁地全面加大對旗下數碼消費類影像電子,商用、辦公用影像設備等六大領域的投資。「不僅因為佳能目前在影像行業的領先地位,也表明我們對影像全行業的前景看好。」但是小澤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市場相機銷量上升但平均單價下滑,而拍照手機也將繼續侵蝕一部分低端相機的市場份額。他表示,佳能將以加大高端數位相機,尤其是數碼單眼相機的研發及新品投入力度。「未來不排除在中國市場生產高端數碼單眼相機。」

更多照相機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照相機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