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都非常注重外在形象,整容行業也藉此拓展商機,微整形正得到越來越多愛美人士的青睞。分析人士認為,到2019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三大整形美容手術市場。
現今社會,受韓流的猛烈衝擊,公眾追求完美的極致心理愈演愈烈,不開刀、不動骨、創傷小,相較於大刀闊斧的「改頭換面」,短時間變美變年輕的微整形正得到越來越多愛美人士的青睞。
而在微信朋友圈內,各色「微整大師」也悄然出現,他們打著「國際機構認證」的旗號,沒有任何營業執照或許可證,就在美容院、美甲店、甚至居民樓內支一張手術台,為客人注射填充物。
「打一針就變美」「隆鼻除皺填充法令紋」「無毒害可吸收」……如今,微信朋友圈內微整形信息多如牛毛,其聲稱經過專業培訓,甚至赴韓國進修,產品都是國外進口,價格比正規整形醫院低很多,再配以幾張整形前後的對比照,讓不少愛美者「心中長草」。
近日,福州的林小姐經朋友介紹,結識了微信朋友圈內一位「韓國整形李醫生」,其聲稱只需2000元就可以注射隆下巴,注射地點在一家賓館內。
「主要覺得打針是小事,價格也比正規整形醫院便宜一些,所以就心動了。」林小姐說,這位「李醫生」自稱是一家公立醫院的整形醫生,而給她注射的是一種美國進口針劑,目前國內沒有出售。
林小姐一開始對注射效果很滿意,誰知一個多月後,她的下巴越變越長,最後竟成了「鞋拔子臉」。萬般無奈之下,她只好去公立醫院檢查。經診斷,林小姐是被注射了違禁藥品「自體細胞生長肽」,導致下巴增生,而目前國內並沒有允許將這種藥品進行整形填充。
非法醫療機構、非專業醫師、非合格產品,據業內統計,目前微整形毀容事件中,有九成來自「三非」,而微博微信正是「三非」整形的重災區。在微博上輸入「微整形」,相關用戶達上千名,多標榜自己為微整形美容師。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教育與管理分會副會長周展超告訴記者,一些「微整專家」帶著針管四處「走穴」,甚至約好時間到賓館、住家登門服務。事實上,在一些大城市的繁華商圈,存在大量「打黑針」的美容院。更多最新美容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美容及整容植入材料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記者了解到,如此這般的培訓班多是大班授課,學員中醫生所占比例僅為5%至10%,其餘多是非醫療美容行業的從業人員,包括美甲師、理髮店小工等。培訓時先用假人練手,接著學員之間互相在臉上練習打「美容針」和「瘦臉針」。
「整形醫生不能速成,操作者必須持有醫療執業資格證。」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院長吳念說,醫療美容主診醫師相當於專科醫師的水平,按照規範的培訓標準,醫學生大學畢業後,需要繼續接受3年至5年的專科醫師培訓。目前市場所謂的醫療美容培訓機構不僅沒有資質,其所頒布的證書也不被衛生行政部門承認。
吳念介紹,2002年頒布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並未明確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培訓機構的細則,只是部分地區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相應規程,比如北京市衛計委在經過業內專家評議、認定後,明確一批三級甲等醫院可以作為美容主診醫師的培訓機構,培訓機構必須符合相關條件,包括師資、硬體、培訓大綱、培訓時間等。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技術標準與質量控制部主任劉琳琳說,近年來我國醫療美容,特別是微整形行業發展迅猛,但由於缺乏統一的行業規範,相關管理辦法滯後,監管部門職責不清,醫療美容出現管理真空,再加上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導致相關醫療事故頻頻發生。
「微整形不開刀、微創並不意味著風險降低。」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郭樹忠說,其要求操作者熟悉神經學、解剖學等多門學科,而不少非法機構使用的玻尿酸、肉毒素並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的產品,一些機構甚至為消費者注射早已明令禁止的奧美定。
郭樹忠告訴記者,近兩年微整形事故在急速增長,僅他個人每月要收治20餘起微整形失敗前來修復的患者。「在修復過程中,我們發現患者注射物的層次混亂,有深有淺,取出時很麻煩。一些注射物長期殘存在體內,甚至誤入血管,造成局部血管堵塞,輕則毀容,重則引起失明甚至死亡。」郭樹忠說。
吳念表示,微整形本應由衛生行政部門監管,但由於許多微整形在美容院、美甲店或者酒店進行,論管轄權又歸工商部門管理。然而工商部門對醫療美容難以界定,且這些非法機構隱蔽性強、流動性高,在沒有充分證據的前提下,工商部門難以有效執法。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病理科主任孫建方提交提案,呼籲儘快修訂和完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儘快明確工商和衛生部門的監管職責,建議以衛生部門為主管部門,加強工商與衛生部門的信息互通,建立定期會議交流制度,堅決查處超範圍經營、非法行醫等行為。與此同時,提高整形美容行業的准入標準,對經營規模、設施設備、人員配備等作出明確的規定。
消費者也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劉琳琳提醒,消費者要選擇正規的醫療美容醫院,在微整形之前,要和醫院簽訂合同,保留憑據、病歷、手術記錄等,做完手術繳納費用時,應當向機構索取發票。如果在美容院遭遇了不正規的美容手術,也可向衛生部門舉報。
在國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美麗和展示美麗的效應使整形美容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各大醫院的整形美容科和各醫療美容醫院也「門庭若市」。 隨著國民經濟結構的升級,享受高品質生活也日益成為更多人的追求。但是是否醫療美容行業真的令人相信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近日,有新聞報導,今年20歲的任娜英是韓國新女子組合I.O.I的成員之一,她隨該團5月發單曲出道,至今3個月來已經奪下南韓3大音樂網站排行冠軍,人氣不斷飆漲。近日,她參加Mnet選秀《Produce 101》的出道視頻被扒,台上的任娜英情緒十分激動,一度抽泣不能自己。然後驚悚的一幕發生了!她擰了一下鼻子之後,鼻子居然陷進去了!這不禁讓人對整容這一行業產生了懷疑。那麼整容行業目前現狀是怎麼樣的呢?以下是2016年我國整容產業布局分析:
目前市場存在的推廣弊端
①整形美容消費偏高
雖然整形美容已經打破了傳統的消費者人群,但是有明顯的區分。目前中國整形美容的消費偏高,必須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的人才有能力承受,這樣消費群體減少就導致推廣難度加大,宣傳推廣的效果減小。需要等到國內整形美容市場發展成熟後,普通整形美容項目費用降低到大眾化水平,市場推廣無明顯職業構成才能更順利。
②整形美容機構知名度高,可信賴度不高
整形美容機構機構的廣告是鋪天蓋地的,知名度是有了,可信賴度不高。每一家都只是宣傳自己的整形美容項目,在同一地域投放大量的廣告進行有限資源爭奪,給消費者產生的反而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感覺,以致對宣傳信息真實性存在疑問。
③促銷手段單一,市場開拓能力較弱
在媒體的投入上,整形美容機構往往習慣於對報紙、電視、電台等傳統媒體著重宣傳,導致市場針對性不強,宣傳對象重複,並且廣告投放的數量與質量認識不夠,無法開拓新的市場,因此出現對傳統媒體廣告的過於依賴,造成大量的資源和成本的浪費。
④缺乏對消費者資源的深入調查
一方面對傳統媒體進行廣告投放,無法跟蹤和準確定位消費者來源;另一方面沒有專門對已經消費的用戶做長期有規劃的深度回訪,缺乏全面的消費者信息資源,必定會大大降低廣告投放準確性、消費者信賴度以及人際傳播速度。
整形美容不僅僅是一個追求美的行業,更是一個由無數心靈美好的人們一起努力拚搏、奮鬥、開創的行業。只有將誠信服務、專業至上作為產業、立法之本,才能把更多的美麗、健康帶給社會,只有這樣,我國的整形美容業才能真正走向世界。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整容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據國家工商聯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整形美容業以每年20%的發展速度遞增,整形美容手術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美容機構市場容量已達到8000億元。以下為中國整容數據詳細分析。
一年前「前瞻產業研究院」曾做過預測,2016 年的國內整容人口會達到850 萬。而這個清單里,也包括微整形人群。當然,如果算上在小機構和韓國做整容的人,這個數據應該是突破千萬了的。
在千萬級的整容市場中,男人數量占比為17%。雖然比例比女性少得多,但他們肯花錢啊。據統計,整容男士平均每人花的錢比女性多出了30%。
在所有的整容客里,年均消費位於這個階段的人是最多的,占到了35% 左右。其次是一萬以上,占到了大概30%。畢竟有些項目確實貴,再加上機票錢,一趟沒個十萬下不來。
超過93% 的整容用戶都是大學以上學歷,可見長得丑就該多讀書,但書讀多了之後,並不願意長得丑。
只有3% 的人認為自己的整容是失敗的,大部分人覺得整形真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最起碼每天起床照鏡子時,心情好了許多。
據SAPS數據,2011-2013年全球整形美容三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8.5%,中國整形美容行業長期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而據2012年《經濟學人》發布的數據,2010年,韓國平均每1000人約做了16例整容手術,中國平均每1000人中大約只有1例整容手術,居第24位;就整容手術總量來看,美國占據全球整形手術總數的17.5%,排名第一,中國占據了總量的12.7%,成為全球第三整容大國。
2017-2022年中國美容及整容植入材料項目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美容整形市場規模達到了122.8億元,同比2013年的100.7億元增長了21.95%,據預測,未來幾年我國醫療美容市場將保持15%以上的增速,並於2019年達到1100億元的規模。正是看到了醫療美容行業美好的前景,不少上市公司紛紛將觸手伸向這個創造美麗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