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來,中國整形美容市場經過資本的野蠻生長後,似乎來到了下一個隘口。目前各大醫療美容醫院醫生的流動越來越大。許多以整形外科手術為業的醫生人才紛紛離職創業,開設「小而精」的門診或診所,成為他們不二的選擇。以下對整形醫生現狀分析。
2017-2022年中國整形美容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表明,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大,微整形市場迅速膨脹,但亂象也隨之而來。交幾千元的培訓費,一天的「理論課」,零基礎的學員就可以互相注射,三、四天就可以「持證」上崗或開店,沒有醫療規範,沒有真藥,有的只是夢想和教訓。
目前,我國整形美容界的規範性整體來說仍比較差。因為這種暴利,吸引了很多不懂醫的人來投資做整形美容,很多醫院的整形美容科室、中心都外包給了投資人。
國家鼓勵發展民營醫院,這個想法好,但並沒有做到很好的規範。」解放軍309醫院整形美容中心的賈主任表示,衛生部針對整形美容的相應法規很少,光靠行業性的約束,其效力比較弱。因此,一些不正規的整形美容醫院沒有固定的醫生和護士,都是走穴的「醫護班子」。
「我知道的一個醫生,就是『空中飛人』。這個醫生只做下巴的整形手術,一台手術收2.5萬元,一天最多能接下10台手術。」一位業內人士說,還有的整形美容醫院或科室用的是沒有相關執業資質的醫生,非法行醫。更有甚者為了節省成本,連固定的場所都沒有,直接到旅館或消費者家中注射抗衰老的幹細胞、肉毒素等。
按道理,諮詢醫生和手術醫生應該是一個人,因為這樣醫患之間才能交流得透徹。此前,整形美容中心也的確這樣操作過,但因為醫生知道一些整形手術有風險,他們在最先和病人接觸時,就會和消費者把這些風險談得很清楚,結果就是,一部分消費者打消了整形的念頭。
「為此,一些不正規的整形美容科室開始轉變運營模式,將門診醫生和手術醫生分開。」該業內人士稱,門診醫生由於最初接觸消費者,可以幫助招攬生意,但這些人往往不是醫生,或不是整形專業的醫生。他們在接觸消費者時,經常會把整形手術的效果說得天花亂墜,但卻隱去手術風險。與此同時,手術醫生卻沒有過多了解消費者的情況。這種情況打亂了醫生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容易產生糾紛,發生事故。
據業內權威專家透露,目前在國內,真正三級整形外科醫院寥寥無幾。就拿福建省來說,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公立醫院具備4級整形美容手術項目資質,其餘最多只能做到3級項目,也就是說,除了幾家公立醫院整形外科醫院,福建地區還沒有整形美容專科醫院可以開展下頜角、顴骨等4級項目資質。
就是這些沒有資質的美容院、診所、門診部、醫院長期不規範操作呵和違規經營,導致安全隱患的潛在威脅,嚴重影響消費者美容效果、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國家非營利性公立醫院的性質,又決定著醫院堅持一切從公益角度出發以及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整形手術與尋常的生活美容不同,要求更加科學嚴謹,愛美人士在整形美容前需要更充足的準備。此外,求美需要新主張,不能為別人所左右,因為整形美容有級別之分,慎重選擇才能有可靠保證。
更多整形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整形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