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個世紀初期開始,我國證券市場的跟隨時代發展不斷演變與進步,根據大時代金融潮流趨勢一同汲取經驗,穩步向前,為金融行業的多樣性發展奠定了基礎。以下對中國證券發展前景分析。
中國證券市場經歷20多年的發展,制度不斷健全、體系不斷完善、規模在不斷的擴大。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中國的證券行業經歷了不斷規範完善和日益發展壯大的歷程。通過實施證券公司常規監管,合理配置監管資源,有效提供監管效率,促進證券公式持續規範發展,降低行業系統風險。
據統計,截止2017年6月30日,中國證券行業共有129家證券公司。129家證券公式總資產為5.81萬億元,淨資產為1.75萬億元,淨資本為1.50萬億元,客戶交易結算資金餘額(含信用交易資金)1.27萬億元,託管證券市值37.67萬億元,受託管理資金本金總額18.06萬億元。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29家證券公司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36.96億元,實現淨利潤552.58億元,117家公司實現盈利,占證券公司總數的90.70%。
通過我國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的發展,推動了一大批國有企業的改制與發展,使部分發展有潛力的民營公司獲得了擴張的機會和資金,使部分企業尤其是外向型企業獲得了寶貴的國外資金。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高舉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定信心、凝聚共識,統籌謀劃,協同推進,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堅決破除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弊端,努力開拓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前景。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的表述,將給相關領域帶來深遠影響,資本市場亦將受益匪淺,尤其是對我國A股市場經歷了2007年的瘋牛見頂,2008年的暴跌,2010年以來長期低迷來說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當前證券行業存在的金融脫媒、市場規模繼續擴大和結構深化發展、金融需求持續增長且多樣化、市場化監管改革等有利因素,亦為未來證券行業和證券公司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提供了現實驅動力。未來我國證券行業和證券公司將呈現下列發展趨勢:①業務和產品將日趨多樣化;②資本需求規模化;③行業集中度將逐步提升、大型綜合性證券公司競爭優勢日趨明顯;④跨境業務將穩步擴大;⑤行業分化逐步加劇;⑥經營更加規範化。
隨著中國證券行業的日漸發展與成熟,證券行業的競爭也日漸激烈,且不僅在證券公司內部,證券公司與其他金融機構在各業務板塊也存在競爭。例如,中國證券公司與商業銀行、 保險公司及信託公司在資產管理業務方面以及與商業銀行在債券承銷業務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競爭。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金融服務的發展,中國證券公司的在線業務也面臨來自網際網路公司與其他非金融機構的競爭。中國證券業未來可能將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放開牌照。跨行業競爭將為證券公司帶來新的挑戰, 但同時也將推動中國證券公司的產品與業務不斷轉型與創新。
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推進,我國證券公司開拓國際業務市場和加強國際化合作的力度進一步加強。在香港市場上,內資證券公司在股票承銷和財務顧問等業務方面取得明顯進展,資產管理規模持續擴容。繼香港市場後,部分證券公司還進一步加快在歐美成熟市場的擴張和整合。證券公司的國際化發展有利於形成國內外業務的良性互補, 同時也是證券公司打造核心競爭力、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方向。
作為一個高速成長的新興金融體系,中國證券市場已經走過了二十多個春秋的歷練。從青澀生疏逐步走向成熟,從缺少監管到管理完善,從初具規模到發展壯大,證券行業已經成為中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多的人也願意參與其中,成為口口相傳的「國民體系」。證券市場的穩步發展不僅標誌著我國金融體系的完整性,更是對推動國民經濟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以上對中國證券發展前景分析。
更多中國證券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國證券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