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零加成、降低藥占比和新版醫保目錄的共同作用下,我國中藥飲品行業每年都保持以超醫藥行業的規模增長,截止2018年行業銷售收入達到1611.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3.82%,以下是中藥飲品行業分析。
近年來我國中藥飲品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06年-2018年,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由4737.3億元增長到25537.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8.35%;其中,中藥飲品行業銷售收入由190.2億元增加到1611.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3.82%,中藥飲品年複合增速顯著高於醫藥工業全行業整體。
規模以上企業平均總資產、銷售收入、利潤總額不斷提升。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規模以上中藥飲品生產企業共計878家,平均每家中藥飲品企業的總資產為1.13億元,銷售收入為1.7億元,利潤總額為1198萬元,同比2008年分別提升114%、216%和276%。中藥飲品企業資產負債率從2008年的55.3%連續下降到2018年42.3%,企業經營槓桿不斷降低,平均利潤率維持基本穩定,中藥飲品企業規模和效益不斷提升。
從中藥飲品銷售收入占醫藥工業總產值比重來看,2006年中藥飲品在醫藥工業全行業中的銷售收入比重為4.02%,2018年上升到6.5%。中藥飲品行業分析指出,中藥飲品行業在我國醫藥工業中的市場和行業地位得到逐步加強,但是醫保控費力度加大整體增速在放緩已經逐漸下降到12.49%,預計中藥飲品整體上可能呈現出一個低增長穩發展的情況。
從零售藥店的銷售來看,中藥材及中藥飲品在藥店的銷售規模占比一直在10%以內,但是與化學藥和中成藥相比,近幾年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的銷售額增幅明顯大於成藥。銷售額從2006年的96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83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23.7%。不過,從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中藥材及中藥飲品在藥店的MAT銷售數據卻呈現下降趨勢。
從中藥材的出口來看,5年的出口額和出口量走勢卻似冰火兩重天。從中藥材出口量來看,我國中藥材出口保持穩定的狀態,一直維持在2萬噸左右。而從出口金額來看,已經從4.7億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11.8億美元。多年來中藥材進口量一直維持高速增長的態勢,進口金額更是水漲船高。
中藥飲品行業分析指出,我國中藥飲品行業一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細分領域潛力巨大。2018年中藥飲品被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進一步推動了中藥飲品行業發展。目前我國中藥飲品主要需求市場來自於醫院及藥廠,二者需求占比在80%左右。
2019年,我國中藥飲品將在零售市場增長快速,大放異彩,一方面是得益於國家政策助力中醫藥的發展、消費者保健養生調理需求日益提升;另一方面是中藥飲品高毛利的特點讓藥店越來越重視銷售中藥飲品,紛紛提高中中藥飲品品類占比。
總的來說,我國醫藥行業發展十分迅猛,而且這個發展勢頭還將持續。主要受益於人口老齡化、城鎮化等。隨著產業政策環境的不斷改善和市場需求空間的不斷擴大,中藥飲品行業未來發展空間將非常廣闊。未來,降低藥占比和新版醫保目錄政策,通過對化藥和中成藥進行限制,也將利好中藥飲品發展。以上便是中藥飲品行業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中藥飲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藥飲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