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飲品及其炮製技術作為中醫藥文化的精髓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8年我國中藥飲品行業產能規模達到510萬噸,行業銷售收入1922億元,商品出口至153個國家和地區,以下是中藥飲品行業數據統計分析。
我國藥用植物及中藥材種類繁多。中藥飲品行業分析指出,按來源分類,中藥資源可分為藥用植物、藥用動物和藥用礦物3種,據統計我國的中藥資源種類有12807種,藥用植物占全部種類的87%,共計11146種,藥用動物占12%,共計1581種,藥用礦物不足1%,共計80種。
中藥飲品行業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我國中藥飲品行業利潤140億元,同比增長13.3%,占醫藥工業利潤總額的4.6%。中藥飲品行業銷售複合增長率達到21.7%,銷售占比上升到6.5%,行業地位得到穩步提升。
2017年,我國中藥類商品出口至185個國家和地區,亞洲地區依舊是中藥出口的主要市場,我國對亞洲國家和地區中藥出口額達到19.76億美元,同比下滑10.85%,占我國中藥出口額的57.69%。其中,日本、中國香港、韓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是主要目標市場,占對亞洲地區出口總額的40%。
2018年,我國中藥飲品行業產能規模為510萬噸,同比增長為5.8%,產量規模為400萬噸,同比增長為19.4%,需求量為380萬噸,同比增長為18.8%。中藥飲品行業企業數量1100家,銷售收入規模為1922億元,同比增長為13.1%,利潤為140億元,同比增長為13.3%。
上元堂、亳藥千草兩家企業在2018年營業收入規模為最高的兩位,分別達13972萬元和12394萬元。從歸屬淨利潤上看,亳藥千草依然領先,達1295萬元,同時,坤七藥業、鑫海藥業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目前,我國中藥飲品銷售額排名前10的省區是:重慶、安徽、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湖南、河南、四川、江蘇。排名前10省區銷售額占全國銷售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0.12%、9.86%、9.81%、9.34%、9.33%、9.16%、7.81%、6.63%、5.20%、3.72%。
中藥飲品行業數據統計認為,中藥飲品在零售市場增長快速,大放異彩,一方面是得益於國家政策助力中醫藥的發展、消費者保健養生調理需求日益提升;另一方面是中藥飲品高毛利的特點讓藥店越來越重視銷售中藥飲品,紛紛提高中藥飲品品類占比。
未來,在「醫藥分家」破除「以藥養醫」的系列醫改動作下,藥店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未來隨著藥店的專業能力、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角色不再僅是「賣藥」,而是成為「健康服務」的決策者和提供者;另外在我國老齡化加劇、消費水平提升、居民健康保健意識提升、健康消費支出增長的大變化趨勢下,具有疾病治療、輔助治療、預防疾病、養生保健功能屬性的中藥飲品在零售終端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中藥作為我國民族醫藥產業,長期以來都是國內醫藥政策扶持的重要領域。近年來中藥飲品行業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目前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備較強優勢和廣闊前景的戰略性產業,在國內醫藥市場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上便是中藥飲品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所有內容了。
更多中藥飲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中藥飲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