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標準化軟硬體以及網際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可穿戴式智能設備的形態開始變得多樣化,逐漸在工業、醫療、軍事、教育、娛樂等諸多領域表現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應用潛力。中國報告大廳小編整理的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定義及應用領域分析詳情如下。
「智能穿戴設備」是應用穿戴式技術對日常穿戴進行智能化設計、開發出可以穿戴的設備的總稱,如手錶、手環、眼鏡、服飾等。
廣義的智能穿戴設備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賴智慧型手機實現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錶或智能眼鏡等),以及只專注於某一類應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設備(如智慧型手機)配合使用(如各類進行體徵監測的智能手環、智能首飾等)。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用戶需求的變遷,可穿戴式智能設備的形態與應用熱點也在不斷變化。
穿戴式技術在國際計算機學術界和工業界一直都備受關注,只不過由於造價成本高和技術複雜,很多相關設備僅僅停留在概念領域。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技術進步和高性能低功耗處理晶片的推出等,部分穿戴式設備已經從概念化走向商用化,新式穿戴式設備不斷傳出,FashionComm(樂源數字)、 Google(谷歌)、Apple(蘋果)、Sony(索尼)等諸多科技公司也都開始在這個全新領域的深入探索。
據最新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穿戴式智能設備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人的智能化延伸,通過這些設備,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與自身的信息,能夠在計算機、網絡甚至其它人的輔助下更為高效率的處理信息,能夠實現更為無縫的交流。應用領域可以分為兩大類,即自我量化與體外進化。
在自我量化領域,最為常見的即為兩大應用細分領域,一是運動健身戶外領域,另一個即是醫療保健領域。
在前者,主要的參與廠商是專業運動戶外廠商及一些新創公司,以輕量化的手錶、手環、配飾為主要形式,實現運動或戶外數據如心率、步頻、氣壓、潛水深度、海拔等指標的監測、分析與服務。代表廠商如Suunto、Nike、Adidas、Fitbit、Jawbone等。而後者,主要的參與廠商是醫療便攜設備廠商,以專業化方案提供血壓、心率等醫療體徵的檢測與處理,形式較為多樣,包括醫療背心、腰帶、植入式晶片等,代表廠商如BodyTel、 FirstWarning、Nuubo、Philips等。
在體外進化領域,這類可穿戴式智能設備能夠協助用戶實現信息感知與處理能力的提升,其應用領域極為廣闊,從休閒娛樂、信息交流到行業應用,用戶均能通過擁有多樣化的傳感、處理、連接、顯示功能的可穿戴式設備來實現自身技能的增強或創新。主要的參與者為高科技廠商中的創新者以及學術機構,產品形態以全功能的智能手錶、眼鏡等形態為主,不用依賴於智慧型手機或其它外部設備即可實現與用戶的交互。代表者如Google、Apple以及麻省理工學院等。
更多智能穿戴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