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分析報告 >> 我國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市場分析

我國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市場分析

2016-03-01 17:04:50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技術進步和高性能低功耗處理晶片的推出,部分智能穿戴設備已經從概念化走向商用化。智能穿戴設備(又稱可穿戴設備、穿戴式智能設備等)泛指內嵌在服裝中,或以飾品、隨身佩帶物品形態存在的電子通信類設備。

  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前五大巨頭分別為Fitbit、蘋果、小米、三星、Garmin,一共控制了65.5%的市場份額。我國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市場分析詳述如下。

我國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市場分析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可穿戴技術的核心功能將促進醫學模式變革,而解決目前可穿戴設備尚缺乏行業和產品標準問題,儼然是釋放這一藍海市場的關鍵點。

  智能穿戴設備市場藍圖初顯輔助醫療成重點領域

  相關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2013年可穿戴設備的全球出貨量為970萬台,而2014年達到2200萬台,預計2018年將達到1.35億台左右。更多最新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可穿戴智能設備行業市場競爭力調查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德國萊茵TUV大中華區電子電氣產品服務部技術支持與研發副總經理楊佳劼認為,對於智能可穿戴產業而言,2007-2015年屬於探索階段,軟體平台、資料庫等還不夠成熟;2016-2018年將是市場啟動期,隨著大數據和生態圈的逐漸成長,智能可穿戴產品使用起來將更方便;而2019-2021年預計會成為高速發展期,此後市場可能趨於穩定。

  中國賽寶實驗室軟體評測中心主任楊春暉提出,智能可穿戴的出現為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提供了機遇,傳統企業除了迎來「網際網路++」之外,也正迎來「智能+」。在當下物物相連的時代,可穿戴產品將成為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

  可穿戴設備的價值除提供硬體設備之外,還能與其他智能設備形成一體化體驗,基於傳感器、大數據和整個產業鏈,可以提供諸如健康檢測等豐富的服務功能。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大家使用可穿戴設備更多的是追求時尚、好玩,而實際上可穿戴產品最本源的命題是健康。「可穿戴技術將是醫學變革的一個重要技術途徑。」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夢孫說,「目前全世界面臨諸多醫學難題,尤其是慢性病,應用健康醫學模式替代疾病醫學模式。在從以往關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轉向現今關注人的穩態水平的情況下,可穿戴設備是不可缺少的成員。」

  俞夢孫提出,可穿戴設備之所以成為醫學「幫手」,睡眠檢測將是很好的切入點。「如果一個人的身體有問題,比如,高血壓患者,在睡眠中一定有所體現。然而,睡眠問題恰恰是現代醫學沒有辦法解決的。如今可穿戴設備要打開這一廣闊市場,前提是相關指標測得准並能解決實際問題。」

  概念火熱產品參差不齊

  儘管智能設備的概念炒得很火,市場上智能手環、智能手錶、智能眼鏡等產品設計得足夠「炫酷」,但真正的好產品並不多。目前國內還沒有形成行業標準,產品參差不齊,在安全隱私方面也沒有一個通用的標準讓用戶放心使用。

  楊佳劼指出,充電速度、工業設計、數據採集與傳輸、傳感器的精確度等皆是很難解決的問題。「由於缺乏強制性標準和市場法律法規要求,所以對可穿戴設備無法進行規範,導致很多幾十元甚至十幾元的產品也自稱是智能可穿戴設備。」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人體健康的「貼身顧問」,智能可穿戴設備首先不能影響人體健康,電池必須安全,且不影響其他電子設備的使用。比如,一些低價手環採用的塑膠材料比較便宜,其中的有害物質是否得到管控有待進一步確認。此外,手環的生產過程是否對環境造成污染、是否採用可循環材料、是否對醫療器材造成電磁干擾等都還沒有具體標準。可用性方面,比如,傳感器的精準度、實現互聯互通、保障信息安全都是行業的努力方向。

  華為終端有限公司創新中心總監蔡宇航認為,雖然健康才是可穿戴產品最本質的追求,但現在整個產業界還不具備基礎健康的檢測功能,甚至連最基礎的運動心率的精準測量還基本難以做到。

  與醫療器械在相當穩定的條件下使用的情況不同,可穿戴設備是一種新形態,很多方面尚未形成標準,導致在安全性上帶來一些風險。中國可穿戴計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金福偉說,如果給一個可穿戴設備增加很多功能,該設備可能會發熱。「比如,iWatch被太陽曬過後會怎樣?因此,沒有辦法對廠商提出安全設計指南,而這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一些安全風險。」

  中國可穿戴計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楊昕提出,可穿戴設備在醫療領域應用中的最大風險是標準問題。目前,可穿戴設備的形態還很難適應現行的醫療體系標準,無論是方法論還是相關測試方法,皆存在一定問題。「比如,很多人說可穿戴設備可以測血壓、血氧、心率甚至血糖,實際上這些檢測絕大多數都不符合醫療體系的要求。」

更多智能穿戴設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智能穿戴設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