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租賃行業在全球範圍內已經具有100多年的歷史,歐美市場已經相當成熟,全球汽車租賃業的營車輛的保有及年需求總數約在300萬輛左右。而國內汽車租賃起步較晚,目前仍處於成長初期,滲透率較低,未來潛力巨大。那麼我國租車市場規模會是怎樣的呢?
從車輛用途分析:與國際市場轎車所占比例達到 90%的情況類似,國內汽車租賃的車型也主要為轎車,微型客車和中輕型客車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從車輛檔次分析:租賃車型以經濟車型為主,如雪佛蘭愛麗舍、豐田凱美瑞、別克新凱越、標緻 207、大眾新 POLO、斯柯達晶銳等等;中高檔次的有雪鐵龍C5、大眾高爾夫、別克英朗、本田雅閣等等。豪華車的品牌很多,從紅旗、奧迪、寶馬,到林肯、凱迪拉克、勞斯萊斯都有,但數量上很少。
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共有6300餘家汽車租賃業戶,租賃車輛總數約達20萬輛,並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據悉,全國九成以上汽車租賃企業擁有車輛數不足50輛,難以實行網絡化運營、形成規模經濟效應。測,2017年國內汽車租賃市場規模或達685億元,增長率達12.8%。到2020年,預計汽車租賃市場規模將近千億元。
此外,交通運輸部深化出租汽車改革首席專家徐康明表示,從目前來看,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現在共享汽車的數量還僅在千位數,未來將有十倍、甚至於百倍的發展潛力。中國的汽車租賃行業還處在起步期,未來前景可觀。
我國16億人口中已有3.5億人拿到駕照,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破2億,仍有1億多人遭遇「有本無車」尷尬精於,他們都是租賃公司的潛在客戶,如此龐大的出行需求意味著未來我國的租車市場仍潛藏著巨大的商機和潛力。
根據工商局註冊信息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註冊資金規模在50萬元以上主營業務為汽車租賃的企業數量為12251家。
儘管我國汽車企業數量眾多,但是整體營收規模偏小。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系國內企業處於初級階段,市場滲透率較低,總體需求規模仍較小,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提高價格,進一步制約了行業發展。2014-2016年企業平均營收規模分別僅為618萬元、489萬元和501萬元。2014和2015年企業數量激增,導致行業平均營收下降迅速,未來隨著行業逐步規範,企業平均營收規模將進一步企穩回升,市場集中度也將逐步提高。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汽車的熱情爆發。但是由於買車一次性投入大,購車手續多,養車費用高,私車的利用率一般也不會太高,許多人將目光投向汽車租賃市場。隨著人們對環保的重視以及汽車租賃相關政策的完善,預計至2021年,中國汽車租賃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900億元。
以上便是筆者對租車市場規模作出的詳細介紹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汽車租賃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發展趨勢也會是一片藍海愈來愈好。
更多租車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租車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