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市場開年藉助「賀歲檔」餘溫,「春節檔」又掀高潮,票房持續飄紅。
據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國內累計票房95.84億,刷新歷史最高增幅同比上漲41.65%。預計到4月第一個周末將突破百億關口,這也就意味著中國電影將首次創造百天內(95天)突破百億關口的最快紀錄。2014年剛剛來到300億門口,2015年又有望衝擊400億元票房歷史新高。如今,中國票房增幅力挫全球票房冠軍北美,然而,連續多年票房暴漲還能持續多久?
票房增幅創新高
根據統計數據,截至3月31日,2015年第一季度(1月1日~3月31日)累計票房95.84億,刷新歷史最高增幅同比上漲41.65%,累計放映場次1228.10萬場,較去年同期上漲39.95%,觀影人次2.66億,較去年同期上漲38.11%。國產電影票房與進口影片票房呈65:35的格局。
其中國產電影總票房62.2億,同比增長47.91%,共計放映7681800場,同比增長49.27%;觀影人次1.72億,同比增長41.68%。
進口片總票房33.61億,同比增長32.79%,共計放映457.28萬場,同比增長29.83%,觀影人次0.94億,同比增長34.72%。統計期內共計4部影片躋身6億影片隊列,23部影片突破億元大關,刷新歷史同期值。
根據藝恩數據,《澳門風雲2》力壓眾片,第一季度攬入9.73億的票房成績,累計放映67.68萬場,觀影人次約0.25億,榮登2015年度第一季度票房冠軍,成為目前為止2015年票房最高的國產電影,暫居歷史總票房排行第8位、歷史國產總票房排名第5位,緊跟《西遊記之大鬧天宮》之後。國產片票房排名中《天將雄師》《狼圖騰》分別位居二、三位。進口片票房冠軍《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以7.66億的票房成績位居第一季度總票房排名亞軍,總放映場次64.27萬場,觀影人次0.19億。
公開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從已公布上映信息的影片情況統計來看,第二季度將上映影片共計54部,包括港片、合拍片在內的進口片共計17部。多部大片或將推動二季度票房再創新高。藝恩諮詢研究副總裁侯濤向記者表示,按照目前電影票房增速,2015年票房有望突破400億元。
影院擴建潮或是高漲主因
中國票房高速增長的同時,北美乃至全球正處於電影票房增長低迷期。2014年全球電影票房增長1%,其中,2014年北美電影市場全年票房為103億美元,與2013年相比下降6%,而中國電影票房同比增長34%。從世界範圍來看,2014年全球票房達到375億美元,美國占27%的市場份額,中國占13%,比2012年提升5個百分點。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排在第三位的日本比中國的市場份額低8個百分點。
2015年第一季度北美票房延續淡季走勢,24.7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53.33億),較2014年同期上漲3%。若照此趨勢發展下去,中國電影票房或將超過北美。侯濤預測,中國票房在2018年前後或將超過北美市場。侯濤指出,中國電影票房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4~5年。這樣,中國電影票房有望在2020年衝擊千億元。
不過,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記者表示:「中國電影票房高速增長或將持續兩年,可預見的將來很難超越北美。」
中國電影票房高漲背後是影院建設熱度不減。第一季度,全國新開影院322家,新增銀幕數近1400張,新增座位數17萬餘個。至3月底,全國影院數已超過5000家,銀幕數超2.5萬張,座位數超過355萬個。目前,我們擁有約2.5萬塊銀幕,還在以日均15塊銀幕的速度增長。業內專家表示,從人均觀影次數來看,中國2013年人均觀影次數是0.87次,法國是3.44次,澳大利亞是3.78次,美國3.88次,韓國4.12次。所以,其他國家至少是中國的4倍,中國的電影市場仍有很大潛力。
不過,影院建設熱潮背後單個銀幕產出持續下降的趨勢並沒有遏制住,多數影院不賺錢甚至虧損。陳少峰向記者表示:「未來兩年票房高速增長的同時,院線的虧損也將大幅上升。」一位多元院線從業人士向記者表達了擔憂,影院建設固然推動了票房增長,但如果影院單個銀幕營收持續下滑,不排除會有一批影院倒閉,長此以往,對整個電影票房市場健康發展不利。此外,國產電影質量與票房的背離,多年來一直是業內人士詬病的頑疾。票房能不能有飛速增長的後勁,最重要的就是有沒有好的內容生產。因此,合理控制影院建設速度、提高國產電影製作水平是推動中國電影票房市場良性發展、票房持續創新高的保障。
更多電影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電影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