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包括:
1)地震行業內部的競爭。導致行業內部競爭加劇的原因可能有下述幾種:
一是行業增長緩慢,對市場份額的爭奪激烈;二是競爭者數量較多,競爭力量大抵相當;
三是競爭對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大致相同,或者只少體現不出明顯差異;
四是某些企業為了規模經濟的利益,擴大生產規模,市場均勢被打破,產品大量過剩,企業開始訴諸於削價競銷。
2)地震行業顧客的議價能力。行業顧客可能是行業產品的消費者或用戶,也可能是商品買主。顧客的議價能力表現在能否促使賣方降低價格,提高產品質量或提供更好的服務。
3)地震行業供貨廠商的議價能力,表現在供貨廠商能否有效地促使買方接受更高的價格、更早的付款時間或更可靠的付款方式。
4)地震行業潛在競爭對手的威脅,潛在競爭對手指那些可能進入行業參與競爭的企業,它們將帶來新的生產能力,分享已有的資源和市場份額,結果是行業生產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售價下降,行業利潤減少。
5)地震行業替代產品的壓力,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或能滿足同樣需求從而可以相互替代的產品競爭壓力。
地震行業市場競爭分析報告是分析地震行業市場競爭狀態的研究成果。市場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從各自的利益出發,為取得較好的產銷條件、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而競爭。通過競爭,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進而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研究地震行業市場競爭情況,有助於地震行業內的企業認識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並掌握自身在地震行業內的競爭地位以及競爭對手情況,為制定有效的市場競爭策略提供依據。
據澳大利亞投資提示公司網站4月1日報導,最近緬甸發生地震後,全球錫市場經歷了大幅波動,倫敦金屬交易所基準錫價在地震發生後立即上漲2.5%,至每噸36140美元。隨著交易員們估計這個世界主要錫產區之一可能出現供應中斷,錫價隨後達到36635美元,創下2023年3月14日以來的最高水平。市場分析師指出,如果價格突破37100美元的關鍵節點,錫價將達到2022年年中以來的最高水平,反映整個行業對供應的擔憂加劇。(參考消息)
分析人士說,在3月28日緬甸發生劇烈地震後,泰國的經濟前景正在惡化,加大了泰國下個月再次降息以支持疲弱經濟的壓力。受地產股和金融股拖累,泰國基準股指周一下跌1.7%。泰國面臨來自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戰、家庭債務居高不下和中國遊客數量不及預期等不利因素,且2月份工廠產出連續第七個月下降,原因是汽車銷售不佳。曼谷Kasikorn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Nattaporn Triratanasirikul說:「泰國的經濟前景已經因為周圍的所有負面因素而變得黯淡,地震只是讓情況變得更糟。這增加了4月份會議上連續降息的可能性,下半年可能還會再降息一次。」
雲南省地震局專家29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日在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發生的4.4級地震系緬甸7.9級地震觸發的魯甸老震區小震起伏活動。(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