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行業現狀分析報告主要分析要點有:
1)軍工行業生命周期。通過對軍工行業的市場增長率、需求增長率、產品品種、競爭者數量、進入壁壘及退出壁壘、技術變革、用戶購買行為等研判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
2)軍工行業市場供需平衡。通過對軍工行業的供給狀況、需求狀況以及進出口狀況研判行業的供需平衡狀況,以期掌握行業市場飽和程度;
3)軍工行業競爭格局。通過對軍工行業的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業內競爭者現在的競爭能力的分析,掌握決定行業利潤水平的五種力量;
4)軍工行業經濟運行。主要為數據分析,包括軍工行業的競爭企業個數、從業人數、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出口值、產成品、銷售收入、利潤總額、資產、負債、行業成長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
5)軍工行業市場競爭主體企業。包括企業的產品、業務狀況(BCG)、財務狀況、競爭策略、市場份額、競爭力(swot分析)分析等。
6)投融資及併購分析。包括投融資項目分析、併購分析、投資區域、投資回報、投資結構等。
7)軍工行業市場營銷。包括營銷理念、營銷模式、營銷策略、渠道結構、產品策略等。
軍工行業現狀分析報告是通過對軍工行業目前的發展特點、所處的發展階段、供需平衡、競爭格局、經濟運行、主要競爭企業、投融資狀況等進行分析,旨在掌握軍工行業目前所處態勢,並為研判軍工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信息支持。 以下是相關軍工行業現狀分析,可供參看:
開源證券研報稱,行業配置「4+1」建議:(1)科技成長+自主可控+軍工:液冷、機器人、遊戲、AI應用、軍工(飛彈、無人機、衛星、深海科技),此外關注與指數共振度較高的金融科技與券商板塊。(2)受益於「PPI邊際改善預期+部分低位補漲」的順周期品種擴散:鋼鐵、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直接受益,保險、白酒、地產或存估值修復機會。(3)具備反內卷彈性、更「廣譜」方向:本輪反內卷的範圍已超越傳統周期品,光伏、鋰電、工程機械、醫療、港股恒生網際網路等部分製造與成長方向同樣具備中期潛力。(4)出海結構性機會:中歐貿易關係緩和(對歐洲出口占比高品種:汽車、風電等)及小品類出海(如零食等);(5)底倉配置:穩定型紅利、黃金、優化的高股息。
國金證券指出,下半年軍工行業景氣反轉,疊加「十五五」新質戰鬥力,持續看好軍工板塊投資機會,建議關注軍貿、新質戰鬥力等相關標的。
早盤軍工板塊延續強勢,長城軍工觸及漲停,、北方長龍漲超8%,股價雙雙創歷史新高,科思科技漲超10%,愛樂達、恆宇信通、建設工業、七一二、天箭科技等跟漲。消息面上,中信建投表示,軍工板塊基本面開始加速回暖,2025年上半年各類催化劑特別是訂單公告有望持續兌現。同時,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域新質方向下半年可能受商業火箭發射等事件影響產業加速發展。
午後軍工板塊局部異動,北方長龍漲近10%,長城軍工、中船應急、國瑞科技、晨曦航空、捷強裝備等快速跟漲。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相比2014年底和2019年初,當前市場從估值上來看可能還不支持純粹流動性驅動的行情,但如果美聯儲在7月意外降息,並且中國央行同步寬鬆,可能成為引燃市場情緒的一個催化。從板塊輪動來看,活躍資金或正從醫藥和消費切向科技和金融,紅利也開始滯漲。結構性機會仍料將是貫穿中報季的話題,指數型機會可能還需要等三季度末到四季度。近期,YU7大熱、歐洲延緩停售油車,標誌著產品力正替代產品形式,推動全球電氣化進程全面加速東移,下一個階段的行情邏輯可能是電氣化領域全產業鏈變現能力的提升,以及AI智能化領域的追趕。三季度A股科技企業IPO重啟,科技領域產品催化頻出,或將帶來市場注意力重新轉向科技板塊,有望接力創新藥和新消費的行情。預計AI和軍工是三季度尋找結構性機會的重心。
指數午後震盪回調,三大股指集體收跌。板塊方面,軍工板塊全天強勢,中科海訊、國瑞科技等20cm漲停,北方導航、建設工業等盤中漲停;旅遊酒店板塊午後走強,南京商旅、天目湖雙雙漲停;穩定幣概念持續拉升,楚天龍、京北方等多股漲停;醫藥醫療股集體調整,創新藥方向跌幅居前,榮昌生物跌超10%領跌;半導體概念午後走低,新恆匯跌幅居前;汽車整車板塊走弱,千里科技、比亞迪領跌。總體來看,個股跌多漲少,下跌個股超3600隻。 截至收盤,滬指報3448.45點,跌0.22%;深成指報10343.48點,跌0.48%;創指報2114.43點,跌0.66%。 盤面上,兵裝重組概念、國產航母、軍工信息化板塊漲幅居前,金屬新材料、創新藥、光刻機板塊跌幅居前。
軍工板塊持續拉升,追還是不追?五礦證券投資顧問梁承偉認為,中國軍工行業高質量發展,事件催化板塊有望進一步走高;中國銀河證券財富星首席投資顧問高樂認為,軍工行業景氣上行,個股追高有風險;國金證券種永認為,軍工參與短線博弈,階段屬於情緒推升。(第一財經)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背景下,全球軍費開支高速增長,歐盟於2025年3月宣布「重新武裝歐洲計劃」,擬於2025-2030年間調動約8000億歐元,重點支持飛彈防禦、無人機、網絡安全等領域,我們認為軍工領域需求有望保持景氣,疊加印巴衝突、伊以局勢升溫,我國軍貿規模有望持續擴大,進而帶動上游鈦合金、高溫合金、鎢、鉬、鍺等軍工金屬材料需求高速增長,上游企業有望迎來業績與估值的雙重修復,當前時點建議關注軍工金屬板塊配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