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健行業供需分析報告的主要分析要點是:
1)醫療保健行業產能/產量分析。是指統計分析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可生產出的商品總量以及已生產出的商品總量;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醫療保健行業產能/產量結構(區域結構、企業結構等)。
2)醫療保健行業進出口分析。是指統計分析同上時期內醫療保健行業進出口量、進出口結構、以及進出口價格走勢分析。
3)醫療保健行業庫存及自用量等分析。
4)醫療保健行業供給分析。市場供給量不等於生產量,因為生產量中有一部分用於生產者自己消費,作為貯備或出口,而供給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進口商品或動用貯備商品。
5)醫療保健行業需求分析。是指統計分析上述時期內下游市場對醫療保健行業商品的需求總量分析;同時分析這一時期內下遊行業需求規模、需求結構以及需求總量的區域結構等。
6)醫療保健行業供給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價格因素、替代品因素、生產技術、政府政策以及下遊行業發展等。
7)醫療保健行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包括可支配收入改變、個人喜好的改變、借貸及其成本、替代品和互補品的價格轉變、人口數量和結構、對將來的預期、教育程度的改變等。
醫療保健行業供需分析報告是基於經濟學中有關供需關係理論為基礎的分析成果。醫療保健行業市場供給是指生產者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每一價格水平上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醫療保健行業市場需求指的是下游有能力購買,並願意購買某個具體商品的欲望,顯示的是其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隨著價格升降,某個體在每段時間內所願意買的某商品的數量。
高盛發表研報指,2025年將是中國醫療保健行業更趨向常態化的一年,藥企預料可逐步適應新常態,但預期行業仍未可從近年的反貪腐、國家醫療保障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改革等政策衝擊中快速恢復及實現V型反彈。另外高盛認為,雖然生成式人工智慧已成為醫藥行業熱門話題,但相信AI應用為時尚早,未能在短期內對行業產生顯著影響。該行預計,未來將有更多顛覆性的科技應用,進而重塑製藥行業的研發過程及商業回報率。基於近期行業發展趨勢,包括對創新藥的更多政策支持、帶量採購對生物相似藥的影響,以及原料藥需求和價格走勢等將所覆蓋的中國醫療保健企業目標價下調8%至上調13%。 高盛目前對翰森製藥、中生製藥、石藥集團持「買入」評級,對復星醫藥、麗珠醫藥、三生製藥、聯邦製藥、國藥、華潤醫藥予「中性」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