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國務院當下推廣資本巨頭對內外兩大方向開放政策,香港股票資本市場長期平穩健康發展。港股市場機會大於風險,國內消費水平目前還未恢復。未來港股市場的風險溢價依然較高,而企業盈利復甦仍較為緩慢。
8月17日,中國香港交易所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香港股票市場營業收入及其他收益為89.37億港元,同比減少18%;股東應占溢利為48.36億港元,同比減少27%,擬派每股中期股息每股3.45港元。
儘管全球宏觀經濟環境脆弱,地緣政治持續緊張,加上市場動盪和疫情不斷,2022年上半年的香港股票市場業績依然彰顯出集團業務的韌性和活力。雖然港交所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較去年同期創下的新高有所下跌,但是我們依然堅定聚焦長期業務發展。例如推出全新的SPAC上市制度,ETF納入互聯互通等。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港交所在2022年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為89.37億港元,分為六個分部業績,分別是交易後業務、現貨、股本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商品、科技、公司項目;其中交易後業務的收入及收益為37.44億港元,現貨收入及收益為26.3億港元,股本證券及金融衍生品收入及收益為16.5億港元。
2022年上半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383億港元,較2021年上半年所錄得的新高紀錄下跌27%。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港交所第一季收入及其他收益為46.9億港元,二季度收入及其他收益總額為42.47億港元,環比下降9%。港交所在半年報中解釋稱,原因是主要業務收入減少及外部組合錄得公平值虧損(2022年一季度虧損1.89億港元,二季度虧損3.22億港元)。
預測港交所2022年一季度業績情況已經觸底,第二季度為業績拐點,第四季度業績或將恢復正增長;預計由於強勁的交易量增長推動,得益於ADR回歸、南向通的包容性以及利率驅動的投資收益等因素推動,港交所2023年的業績往正向變化。
據2022-2027年中國股票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悉,2022年上半年滬深港通營運順暢及表現強勁,北向及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分別為1039億元、332億港元。滬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達11.85億港元,其中8.79億港元來自交易及結算活動。
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正在向更深層次發展,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優化是最新一例。7月,經國務院批准,央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決定擴大貨幣互換規模。互換規模由原來的5000億元人民幣/5900億元港幣擴大至8000億元人民幣/9400億元港幣。
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表示,央行與香港金管局提升60%貨幣互換規模,並將互換升級為常備安排,有利於鞏固港幣作為一個獨立的國際貨幣,有利於將香港國際金融體系打造成為一個獨立、開放、國際化的中國離岸國際金融中心,以及中國經濟外循環重要金融平台。「香港人民幣業務將獲得更大的流動性支持,有利於穩定市場、激活成交,更好地支持人民幣產品的發展。」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這進一步深化了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更好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穩健發展。
與此同時,央行、香港證監會、香港金管局發布聯合通告,將開展香港與內地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的合作。這將促進內地與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場共同發展,有效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近年來,香港與內地金融合作取得重要進展。香港與內地已建立起「滬深港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等互聯互通機制,香港與內地進一步啟動利率市場互聯互通的機制,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計價產品體系,完善風險管理工具。央行表示,香港可發揮好聯結內地與國際市場的橋頭堡作用,人民銀行將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持續優化各項金融市場聯通機制,更好地滿足國內外投資者的需求。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此前也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合作,進一步豐富和深化兩地在市場、機構、產品等領域全方位、多層次務實合作,共同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促進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截至2021年10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共1210家,占香港上市公司總數近五成(47.45%),股票市值占比超過80%,為內地企業全球配置資源、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時,在2015年至2020年這6年間,香港有4個年份IPO規模全球排名第一。國際投資者持有的A股,約七成通過香港交易。香港在跨境人民幣支付中占比接近50%,在離岸人民幣存款中占比接近60%,在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中占比超過80%,香港的金融市場樞紐作用正在變得越來越強。
當下,我國正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求資本市場更好發揮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樞紐作用,這需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繼續發揮作用,也為香港帶來了更多發展機遇。
持續完善互聯互通機制,以便利全球投資者參與內地市場,這就包括進一步拓展和豐富交易標的和風險管理工具,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完善交易日曆安排等。完善境外發行上市監管制度規則,為符合條件的境內企業到香港等境外市場融資提供更加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支持境內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走出去」,利用香港這個重要的平台持續拓展業務範圍,不斷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平,助力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發揮。持續增強兩地資本市場監管執法合作,維護兩地資本市場的穩健運行。
港股市場避險狀況逐漸得到進一步改善,2022下半年香港股票市場取得明顯絕對收益。就目前來看,港股已經積累了較強的反彈勢能,隨著二季度業績披露來臨,市場對公司的預期有望隨著業績期的結束企穩。
以上就是港股行業的大致介紹了,如需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行業資訊可點擊中國報告大廳進行查閱。
高盛稱,將2025年南向資金流入預測從750億美元上調至1100億美元,以反映境內投資者加大跨境資產投資,H股受益盈利增長、估值和股息率更有吸引力等因素。南向投資者年內已淨買入780億美元的港股,相當於去年全年淨流入的75%。購買人工智慧科技和高股息股票分別貢獻了290億美元和220億美元,占到今年南向資金流入的約65%。港股市場表現和南向資金流相關性越來越密切,表明南向投資者的定價能力在不斷增強。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