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指出,9月下旬以來被動資金淨流入科技成長與大金融權重股,被動資金集中流入半導體/電池/光伏/醫療器械/證券/通信設備/白酒等核心產業賽道。從成交情況看,科技成長板塊被動資金成交占比明顯提升。被動基金成交高度集中於核心產業賽道,一級行業成交CR10大於70%,且成交集中度與成交熱度趨勢大致同向。國慶後首周,電新、電子、美容、醫藥成交額占比明顯提升,下降的包括非銀、鋼鐵等。
上周恒生科技指數回調較深,部分資金趁此逆勢布局。根據交易所數據計算,3月以來,截至3/21,全市場跟蹤恒生科技指數的 ETF累計淨流入達72.53億元,其中恒生科技ETF(513130)「吸金」累計超過24億元,也是市場僅有的淨流入超過24億元品種,日均成交額超75億元,支持場內T+0交易,受到不少投資者喜歡。恒生科技ETF(513130)緊密跟蹤的恒生科技指數全面涵蓋AI產業鏈的算力基建、大模型開發、商業應用及終端生態等多個環節,全面布局AI產業鏈上下游,形成了「軟硬科技兼備」的獨特結構,截至3/21,前五大成份股為小米集團-W、騰訊控股、美團-W、阿里巴巴-W、京東集團-SW。經過階段性調整,截至3/21,恒生科技指數當前市盈率(TTM)為23.23,處於近十年24%的歷史低位區間,或仍具備估值抬升的空間。華泰證券表示,目前AI技術的發展仍有較大的空間,而相關的主要標的多集中在港股。隨著科技股的財報業績得到驗證,基本面邏輯或將持續支撐港股的相對行情表現,中長期仍值得重點關注中國科技資產價值重估。恒生科技ETF(513130)的管理人華泰柏瑞基金是境內首批ETF管理人之一,擁有超18年ETF運營經驗,打造了目前國內規模居首的ETF單品——滬深300ETF(510300)。沒有股票帳戶的投資者或可以考慮場外聯接基金,A類代碼015310,C類代碼015311。
今日,深交所舉辦第三期ETF生態大會,大會以「新格局下的行業發展」為主題,與市場各方共同交流探討新時代行業未來發展方向,來自中金所、指數機構、基金、券商、銀行、保險、媒體等代表300餘人參會。深交所負責人表示,ETF新格局、新業態之下,一要有新的產品,深交所將深入研究指數疊代規律和關鍵因子對指數表現的影響,持續探索推出新產品;二要建設新的生態,制定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相關工作方案,圍繞完善產品供給、優化環境、對接服務等關鍵領域,助力打通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三是要求適應新的監管,嚴守市場風險底線,強化ETF產品日常持續監督管理,夯實市場穩健運行的基礎。
包括滙豐經濟學家在內的多位金融專家表示,不少海外的長期投資機構正在考慮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專家們認為,中國在人工智慧的進步和政府促進消費的努力,以及中國股票市場估值具備吸引力,這些因素可能會吸引那些之前一度對中國資產避而遠之的投資者。滙豐駐香港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弗雷德里克·諾伊曼(Frederic Neumann)表示,他注意到長期投資者對中國的興趣日益濃厚。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