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收盤時,美股漲跌各異,道指跌61點,納指漲0.87%。道指成分股中,寶潔跌2%,可口可樂、沃爾瑪、家得寶、麥當勞跌超1%,所謂日常消費品。
消費品領跌的背景是大宗商品價格飆升,這加劇了人們對通貨膨脹的擔憂。周一玉米期貨價格創7年來新高,而銅期貨則攀升至近10年來的最高水平。大宗商品在必需消費品成本中占很大一部分。
此前,可口可樂、寶潔、金佰利相繼宣布,為應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壓力,將提高產品售價。
上周,在農作物期貨全線飆漲的推動下,追蹤主要九種農產品價格的彭博農產品現貨指數創下了近9年來的最大漲幅,同時也創下了2013年以來新高。由於需求旺盛,農作物價格過去數月一直在上漲。玉米價格在過去一年翻了一番,大豆和小麥價格分別上漲了約80%和30%。包括荷蘭合作銀行、滙豐等在內的機構分析師預計,農產品價格還將進一步走高。
美銀美國股票和量化策略主管Savita Subramanian表示:「通貨膨脹無疑是本財季最重要的話題。原材料、運輸、勞動力等被認為是通貨膨脹的主要驅動因素,許多公司準備(或者已經)通過提高價格來轉嫁其成本的上漲。」
聯合國糧農組織高級經濟學家Abdolreza Abbassia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國際食品價格背後似乎有某種看漲力量。種種跡象表明,幾乎沒有理由相信價格會維持在目前的水平,很可能將會進一步上漲。更大的困難還在前方。」
為了應對可能的通脹,已經有國家出手了,當地時間4月23日,俄羅斯央行在董事會會議後發布一份聲明顯示,俄央行2021年內再次加息——將關鍵利率從目前的4.5%提高至5%。另外,加拿大央行將資產購買計劃規模,下調至每周30億加元,此前為每周40億加元。其次該央行對加息時點預期,從2023年提前到2022年下半年。
高盛表示,美國股市面臨近20%的下跌風險,衰退對股市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在周四的播客中,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和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Peter Oppenheimer顯得格外謹慎。Hatzius重申「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性為45%」這一預期,承認近期數據好壞參半,既有情緒調查等疲軟的軟數據,也有最新的非農就業數據等較好的硬數據。高盛首席政治經濟學家Alec Phillips警告說,美國總統圍繞與英國的貿易協議的評論表明,許多國家最終將面臨比川普連任前更高的關稅。
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成功預測1987年股災的傳奇交易員保羅·都鐸·瓊斯(Paul Tudor Jones)周二發出嚴厲警告,即使美國總統川普降低他那些激進的關稅,美國股市也必將創下新低。瓊斯在CNBC的節目中說,「我們很可能會跌至新低。」″他會把稅率調回50%或40%,不管是什麼。即使他這樣做了,這也將是60年代以來最大的一次增稅,所以你可以從經濟增長中減去2%-3%。」截至周二,利率掉期的定價是美聯儲將在年底前進行三次25個基點的降息,第一次預計在7月份。瓊斯認為,由於宏觀經濟狀況持續惡化,股市還沒有找到底部。「除非他們真的很鴿派,真的真的降息,否則美股很可能會跌到新低。」此外,瓊斯在分享他最近參加的一次獨家技術會議的收穫時說,儘管人工智慧可以成為健康和教育領域的「善的力量」,但與會專家認為,「人工智慧顯然會在我們有生之年對人類構成迫在眉睫的安全威脅」。作為其世界末日警告的一部分——與埃隆·馬斯克和BCA研究公司近年來的言論如出一轍,瓊斯警告說:「未來20年內,人工智慧有10%的可能會殺死50%的人類。」
美聯儲決議前夕,美國股市維持避險模式,企業業績令人失望,經濟方面的信號也令人擔心川普貿易戰的波及影響,美股早盤走低。紐約時間9:50,標普500指數跌1%,納斯達克100指數跌1.3%,道指跌1%。投資者等待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談判取得更實質性進展,先前推動股市從熊市邊緣反彈的買盤勢頭減弱。福特汽車暫停財務指引,稱汽車關稅將對利潤造成衝擊。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股價下跌,因其業績未達較高的預期。同時數據顯示,美國3月貿易逆差擴大並創出紀錄,也無助於市場情緒。高盛集團策略師表示,從當前股市估值來看,已無太多空間支撐近期的漲勢繼續。此前,標普500指數周一終結了約20年來的最長連漲紀錄。摩根大通的策略師則指出,美國資產「並非避險的好去處」。
美股近日連續反彈,之前最為恐慌的時段仿佛已經逐漸消退。但機構卻警告稱,投資者應逢高賣出,美股反彈只是暫時的嗎?三菱日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金融市場分析師孫武分析認為,關稅政策下,美股遭遇供應鏈與盈利的雙重挑戰。科技股反彈或是情緒修復,而非基本面拐點。關稅問題未解或令經濟放緩,美股壓力點持續存在。(第一財經)
e-mini標普500指數期貨的反彈正好止步於十周多次觸碰的下降趨勢線。再加上比特幣從上周五高點回落3.2%,這可能會說服短線交易員去押注美股本周將跌得更厲害。
中國報告大廳聲明:本平台發布的資訊內容主要來源於合作媒體及專業機構,信息旨在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考視角,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市場動態和行業趨勢,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或指導,任何基於本平台資訊的投資行為,由投資者自行承擔相應的風險和後果。
我們友情提示投資者: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