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保險行業與房地產中介行業在從業人員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引發了廣泛關注。2024年,貝殼集團旗下鏈家地產的經紀人平均年收入達到17.4萬元,且全員享有五險一金保障,而保險代理人的收入與福利待遇卻呈現出明顯差距。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兩個行業在經營模式上的差異,也揭示了保險行業在2025年產業布局中需要重點關注的改革方向。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保險行業市場供需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研究分析報告》指出,2024年,中國平安壽險代理人的月收入首次突破1萬元,達到1.04萬元,較2023年的9813元有所提升。然而,這一收入水平仍遠低於鏈家地產經紀人的1.45萬元月均收入。更值得注意的是,保險代理人的收入並不包含五險一金等社會保障,而鏈家經紀人則享有完整的社保福利。這種收入與福利待遇的差距,直接影響了保險代理人的職業穩定性和行業吸引力。
目前,保險行業正在推動銷售人員的專業化、職業化轉型,其中社保福利的提升是關鍵環節。最新政策提出支持保險代理人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相關政策參加社會保險,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保險銷售人員的福利保障水平,但與房產中介經紀人享受的"五險一金"待遇相比,仍存在顯著差距。靈活就業人員需要全額承擔社保費用,而企業員工則由企業和個人共同分擔,這種差異直接影響了保險代理人的實際收入水平。
鏈家地產對新入職的大學畢業生提供為期一年左右的保護期,在一線城市提供8000元左右的無責底薪,對於985或211高校畢業生還會適當上調。一年後,底薪降至4000元左右,且不再是無責底薪。相比之下,保險行業對新人的保護機制相對薄弱,缺乏類似的收入保障措施。這種差異不僅影響了新人的留存率,也制約了行業的人才儲備。
貝殼集團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虧損5.2億和14億的情況下,仍然為經紀人按照法律要求繳納了五險一金社保。然而,貝殼集團在社保繳納上採取了較為"精明"的策略,按照最低標準支付,並通過異地繳納等方式降低成本。這種成本控制策略在保險行業同樣值得借鑑,但需要在保障代理人基本權益的前提下進行。
2024年,貝殼集團全年收入達到935億,淨利潤41億,平台活躍著50萬房地產經紀人,其中鏈家地產的經紀人數量為10.9萬人。相比之下,中國平安2024年的代理人數量為36.3萬人。這兩個數據對比顯示,保險行業在規模上具有明顯優勢,但在人均產出和福利待遇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2025年,保險行業需要在產業布局中重點關注代理人的收入提升和福利保障,推動行業向更加專業化、職業化的方向發展。
總結:保險行業與房產中介在從業人員收入與福利待遇上的差異,反映了兩個行業在經營模式和產業布局上的不同選擇。2025年,保險行業需要在保持規模優勢的同時,重點關注代理人的收入提升和福利保障,推動行業向更加專業化、職業化的方向發展。這不僅關係到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提升保險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的關鍵所在。
更多保險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保險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