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蘿蔔生產中的農藥使用和殘留問題逐漸成為研究熱點。蘿蔔作為我國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然而,由於病蟲害問題的加劇,農藥的使用頻率和種類不斷增加,導致農藥殘留超標現象時有發生。2025年,隨著相關標準的不斷完善和監管力度的加強,蘿蔔行業的農藥使用和管理將迎來新的變化。本文通過對我國蘿蔔生產中農藥登記和殘留限量現狀的分析,探討當前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建議,以促進蘿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蘿蔔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蘿蔔(Raphanus sativus L.)是我國重要的根菜類作物,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和豐富的品種資源。近年來,蘿蔔種植規模不斷擴大,但病蟲害問題也日益突出,導致農藥使用量增加,農藥殘留超標現象時有發生。2025年,隨著食品安全標準的不斷完善和監管力度的加強,蘿蔔行業的農藥使用和管理將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本文通過對我國蘿蔔生產中農藥登記和殘留限量現狀的分析,探討當前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改進建議,以促進蘿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截至2024年9月,我國蘿蔔生產中已登記的農藥產品共有82個,涉及16種有效成分。其中,殺蟲劑類農藥產品最多,占比達60.98%,主要用於防治黃曲條跳甲、小菜蛾和菜青蟲等害蟲。殺菌劑和殺蟎劑分別占比18.29%和13.41%。從劑型來看,乳油劑型最多,占農藥登記總數的52.44%。此外,我國蘿蔔生產中已登記的農藥產品生產企業共有71家,分布在19個省市區,其中山東省的企業數量最多,占生產企業總數的28.17%。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2763—2021及其增補標準GB 2763.1—2022中,涉及蘿蔔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共有140項,其中包括36項臨時限量。與2019年版標準相比,新增了51項限量標準,且修訂後的標準更加嚴格。已規定MRLs的140項農藥中,殺蟲劑占比最高,達65%,其次是殺菌劑和除草劑。此外,標準中還規定了豁免生物製劑農藥44項。
與2019年版標準相比,現行標準中蘿蔔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增加了51項,其中殺蟲劑和除草劑的增加數量最多。此外,6種農藥的MRLs發生了變化,其中樂果和殺螟硫磷的臨時限量改為正式限量,且樂果的限量值大幅降低。這表明我國對農藥殘留限量標準的制定更加科學嚴謹,監管力度不斷加強。
目前,我國蘿蔔生產中登記的農藥產品相對較少,且以殺蟲劑為主,無法全面覆蓋病蟲害防治需求。建議農藥生產企業利用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政策,針對當地生產實際開展蘿蔔農藥登記,解決無藥可用的問題。蘿蔔行業現狀分析指出,建議優先登記在蘿蔔實際生產中使用但未登記的農藥,如吡蟲啉、噻蟲嗪等,並嚴格進行藥效和藥物殘留試驗。此外,我國蘿蔔生產農藥登記的劑型需要優化,建議企業研發方向轉向環境友好型劑型和混劑產品。最後,建議儘快制定在蘿蔔生產中部分已登記但未制定MRLs的農藥的限量標準,如氯化膽鹼、噻唑膦和呋蟲胺等,以保障蘿蔔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消費者安全。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不斷提高,蘿蔔生產中的農藥使用和殘留問題逐漸成為研究熱點。2025年,隨著相關標準的不斷完善和監管力度的加強,蘿蔔行業的農藥使用和管理將迎來新的變化。本文通過對我國蘿蔔生產中農藥登記和殘留限量現狀的分析,探討了當前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改進建議。希望這些研究和建議能夠為我國蘿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促進蘿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蘿蔔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蘿蔔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