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其他行業分析報告 >> 2025年養老市場特點分析:養老詐騙犯罪的現狀與防範對策

2025年養老市場特點分析:養老詐騙犯罪的現狀與防範對策

2025-05-14 17:25:4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養老服務需求不斷增長,養老市場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然而,養老詐騙犯罪也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2025年,養老詐騙犯罪案件呈現出與經濟發展程度、人口數量高度正相關的特點,案件高發時段與金融監管政策相關性高,金融領域高發,受害人數多、經濟損失大,需追繳違法所得或責令退賠的案件多,重刑率高。這些特點揭示了養老詐騙犯罪的嚴重性和複雜性,也凸顯了加強防範和治理的緊迫性。

  一、養老詐騙犯罪的現實特點

  (一)與經濟發展程度、人口數量高度正相關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養老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養老詐騙案件的地域分布顯示,61%的案件發生於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地區。這些地區的GDP和常住人口均位列全省前五名,表明養老詐騙犯罪與經濟發展程度和人口數量存在高度正相關關係。這種相關性反映了經濟發達地區老年人口多、財富集中,成為詐騙分子的主要目標區域。

  (二)案件高發時段與金融監管政策相關性高

  養老市場特點分析指出養老詐騙案件在2014年至2018年呈現高發態勢。這一時期,國家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環境寬鬆,金融創新活動頻繁,監管相對不足。大量網絡金融創新公司湧現,其中不乏以金融創新為名、行詐騙之實的公司。2018年後,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相關犯罪活動逐漸減少。此外,犯罪持續時間長,60%的案件持續2年以上,19.30%的案件持續5年以上,反映出監管缺位的問題。

  (三)金融領域高發

  養老詐騙犯罪在金融領域尤為高發,占案件總數的50%。具體形式包括以投資「養老項目」為名承諾高息返利、提供「養老服務」為名的高息返利、出售未經監管機構批准的金融理財產品等。此外,房地產和文旅行業也是養老詐騙案件的高發領域,分別占案件總數的13%和9%。

  (四)受害人數多、經濟損失大

  養老詐騙案件具有明顯的涉眾性,77.19%的案件涉及101至1000名被害人,12.28%的案件涉及1000名以上被害人。經濟損失方面,案件金額多則上億元,少則幾十萬元,責令退賠金額在500萬元以上的案件有3件,100萬元至500萬元的案件有6件,反映出養老詐騙犯罪對老年人造成的經濟損失巨大。

  (五)需追繳違法所得或責令退賠的案件多

  在剔除分案處理的案件後,84.09%的養老詐騙案件在判決時尚未追回全部違法所得,無法及時挽回被害人的損失。這表明追贓挽損的難度較大,給老年人及其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六)重刑率高

  養老詐騙案件的重刑率約為25.42%,即四分之一以上的案件有被告人被判處五年以上刑罰。以案件中被告人數量為統計指標,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以上的被告人比例為27.34%,反映出養老詐騙犯罪的嚴重性和法律的嚴厲打擊態度。

  二、養老詐騙犯罪的成因探析

  (一)相關法律規範不完善

  在養老服務領域,民辦養老機構收取大量預付費的行為缺乏明確的法律規範。國家層面的立法缺失使得養老機構預付費管理存在漏洞,資金監管不足,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此外,養老機構融資難的問題也加劇了其對預付費資金的需求。

  (二)行業監管不完善

  行業監管的不足主要體現在日常監管弱化、內部監督不力和未形成監管合力三個方面。日常監管中,執法惰性導致監管不到位,監管手段不足使得執法效果不佳。內部監督方面,部分行政主管部門對工作人員缺乏有效監督,導致詐騙行為頻發。此外,行業主管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機制不完善,多頭監管未能形成有效合力,導致監管空白。

  (三)正規養老金融產品及養老服務供給不足

  正規養老金融產品和養老服務的供給不足,為詐騙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老年人對理財產品的迫切需求和對養老服務的高需求,使得詐騙分子能夠利用虛假的金融產品和養老服務項目進行詐騙。例如,一些詐騙分子通過虛假的養老項目和高息返利承諾,吸引老年人投資。

  (四)行刑衝突與追贓挽損難

  行刑銜接機制的不完善導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之間的協調不足,存在有案不移、以罰代刑等問題。追贓挽損方面,由於犯罪分子資金轉移、隱匿等行為,以及涉案財物執行聯動機制的不健全,導致追贓挽損難度大,老年人的經濟損失難以挽回。

  三、養老詐騙犯罪的防範對策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建議國家層面出台養老機構預付費管理辦法,明確預付費的條件、規定、資金監管制度等,規範養老機構的收費行為,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二)建立聯動協同治理機制

  加強事前事中監管,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強化日常監管和內部管理。構建執法聯動機制,形成多部門聯合執法的合力。同時,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協同聯動機制,實現信息共享和線索移送,提高打擊養老詐騙犯罪的效率。

  (三)建立老年人關愛與供給體系

  引導老年人樹立合理預期,加強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供給,加快社保供給全覆蓋。開發正規養老金融產品,引導國有和民營金融機構開發符合老年人需求的金融產品。補足正規養老服務,夯實公辦養老機構的主體地位,探索多元化養老機構為補充的模式。

  (四)提升司法打擊與治理水平、完善行刑銜接機制

  正確把握從嚴打擊與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關係,提高犯罪分子主動退贓的積極性。完善行刑銜接機制,規範制定層面的行刑銜接,發揮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各自優勢。積極延伸司法職能,通過司法建議書等形式推動行政主管部門完善監管制度,建立相關行業准入機制。

  總結

  2025年,養老詐騙犯罪呈現出複雜多樣的特點,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通過深入分析養老詐騙犯罪的現實特點和成因,本文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規、建立聯動協同治理機制、建立老年人關愛與供給體系、提升司法打擊與治理水平等防範對策。這些對策的實施,將有助於有效防範和治理養老詐騙犯罪,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促進養老市場的健康發展。

更多養老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養老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