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截至2024年底,聊城市老年人口已達138.8萬,占總人口的21.7%,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面對這一趨勢,該市通過政策創新、資源整合和服務升級,正加速構建醫養結合新型服務體系,預計到2025年將全面實現醫療、養老與殘疾人康復服務的深度融合。
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醫療行業市場深度研究與戰略諮詢分析報告》指出,聊城市以鄉鎮衛生院為切入點,推進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協同發展。通過試點"兩院一體"模式,允許閒置醫療床位轉型為護理型養老床位,並賦予同等資金補助資格。這一舉措有效盤活了存量資源,例如某縣衛生院將舊院區改造為專業養老機構後,既保留原有醫療服務功能,又新增200餘張養老床位,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政策還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公建民營等方式參與醫養結合機構建設,提供稅費減免等優惠支持。
在基層服務體系方面,衛生院與敬老院、村衛生室與幸福院的協作機制全面鋪開。數據顯示,全市已有超過80%鄉鎮建立緊密型合作模式。居家養老領域則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延伸醫療觸角,為老年人提供疾病診療、康復護理等個性化服務。醫療機構轉型也在同步推進:某區醫養結合示範機構在保留原有醫療服務基礎上增設助殘功能,雖床位規模僅50張,卻解決了周邊多個家庭的照護難題,並帶動當地殘疾人就業率提升12%。
為保障服務質量,該市將醫養結合人才培養納入衛生健康和民政雙軌規劃。通過職業技能競賽和常態化培訓,年均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等方向專業人員超千名。高校合作機制持續深化,某職業院校已開設養老服務管理特色專業,每年輸送畢業生150餘人充實基層隊伍。政策還建立激勵機制,對考核優秀的養老護理員給予專項補貼,進一步提升崗位吸引力。
總結來看,聊城市通過系統性改革實現了醫療資源與養老需求的精準對接。2025年"多院合一"模式的全面實施,不僅將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更構建起涵蓋機構、社區和居家的立體化醫養服務體系。隨著專業人才梯隊的完善和服務網絡的延伸,預計到2026年該市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可提升至70%,為全國老齡化應對提供創新範本。這一系列舉措既回應了老年人群健康服務需求,也有效釋放了醫療資源的社會效益。
更多醫療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療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