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美的追求是不分年齡的,但目前市場上適合中老年人穿的優質服裝貨源很少,中老年人在購買服裝時不僅可選擇餘地小,而且要面對服裝老套、缺少美感的尷尬。
記者近日在貴陽市內幾大購物商場看到,時髦前衛的男女服裝和款式新穎的皮鞋比比皆是,卻很少見到中老年人
服飾用品。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幾位老人,發現他們對市場上現有的老年服裝都感到不滿意。他們認為,現在的市場老年服裝專櫃少,也少有老年人專用的服裝品牌,而且
面料多為價格低廉的
化纖或粗紡棉布,式樣陳舊。今年剛退休的蔣大媽告訴記者:她平時都是到超市或
批發市場裡買衣服,質量很差,最近準備到重慶探親想買一件漂亮的衣服,專門到幾家大商場轉了轉,可還是買不到稱心的衣服。
隨著社會的文明進步和百姓
經濟收入提高,中老年人群購衣時更看重質量、做工和設計風格,品牌觀念也越來越濃厚。然而目前服裝市場上的商品卻並未滿足這部分人群的需求。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中老年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得不到滿足呢?一位服裝代理商向記者坦言:由於受中老年人特殊體形、消費觀念和服裝的周期超長等原因限制,這部分人的消費在主流消費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尤其是老年人消費檔次總體水平低,對服裝的需求量相對而言不多,因此,生意人並不看中難以開發的所謂「銀色市場」。據有關部門調查表明,絕大多數商家為贏得最大利潤,把目標盯住了年輕人,特別是抓住年輕女性喜歡打扮、捨得花錢的消費心理,大量開發適合年輕人消費的各類服裝,而中老年人的服裝消費需要自然就被忽視了。
服裝生產廠家和經銷商仍以老眼光看待中老年女性的服裝消費觀念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此外,生產、設計成本較高,設計師的缺乏使得現有的生產企業無暇在設計上下工夫。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專門從事中老年人服裝設計的專業人才在國內少之又少。雖然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中老年服裝的品牌,但價格要比普通服裝貴許多,並不適合大眾消費。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老年消費者占全社會的總人數比例不斷增加,他們在穿衣打扮方面的需求不應被忽視,同時這一需求也將為服裝企業帶來新的商機。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老年人的人際交往及各種休閒娛樂活動變得豐富多彩,追求品位、時尚將成為中老年人選購服裝的新主題。服裝企業應該及時調整服裝產品結構,抓住這一商機,為這一部分群體開闢一塊天地,從數量、質量、款式等方面滿足中老年人穿出美麗的需求。
更多消費者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消費者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