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鍛壓設備行業存在的問題及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1、國內產品質量與國外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精細化製造方面不足,這表明我們的製造也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堅實的工業文化,還沒有將「精密、及時和細緻」的思想完整地貫穿於我們的設備製造中。創新不僅僅體現在開發新產品,更體現在對現有「製造方法和過程」的創新上。「手藝」應得到尊重。
2、信息化對傳統製造業的改造提升了製造業的價值和功能。信息化不能獨立在製造業中存在,信息化是製造業的一部份,是完善製造業產品功能,提升產品價值的手段。在製造業中,信息化是完善「手藝」,發揮「手藝」的助推器。
3、生產效率方面的差距,是導致企業員工收入不能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國內衝壓、鈑金裝備製造業的人均銷售額在50~130萬元/年之間,而國外已開發國家的人均銷售額在300萬元/年以上。因此,國內工人工資的提升空間有限。依據調查,國外工人的平均工資在20000元/月,也就是占銷售額的6%。如果中國也達到6%,則人均工資在40000~104000元/年。依據調研結果,當前國內企業的員工平均工資正在接近這樣一個數字,繼續提升待遇的空間已經很小。如果不能提升人均勞動生產率以及提升銷售價格,工人的人均工資很難有大幅度提升的空間。
4、國內部分企業粗放的管理模式導致產品質量低下,生產組織隨意性過大。國內部分企業管理者用手機作為管理指揮工具。企業規模過快的膨脹,管理手段和思維落後,沒有跟上發展的要求,沒有制定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用手機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將嚴重製約企業的進步和水平的提高,最終導致生存問題。企業認真研究和制訂設計企業生產的完整的工作作業流程和考核程序是一個重要的改善手段。
中國鍛壓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金指出,根據他對對國內外30多家鍛造、衝壓及鈑金設備企業的調研發現,我國鍛壓設備企業在近10年有了較快的發展,但產能過快擴張、缺少完整發展戰略、管理理念滯後和風險控制意識不足為一些企業今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我國鍛壓設備行業整體狀況與工業已開發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從產品質量、管理、產品開發及製造經驗等方面綜合評價,總體落後已開發國家約15~20年,有些地區和地方的企業落後更多。
更多鍛壓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鍛壓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