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家住山西呂梁的農民趙世飛真正感受到了新農合的好處。因心律失常,20歲的趙世飛到汾陽醫院住院治療了5天,自己只支付了一半的醫療費。
此次住院總費用是3184元,可補償費用為2701元,按比例報銷扣除500元起付線後共補償了1541元。雖然總的治療費用並不高,但對於家境拮据的趙家並不是小數目。
如果在以前,一般就口服點速效救心丸控制,就不去醫院了。趙世飛說,自從有了大病醫保後,生病了都要來醫院,對自己的健康狀況也更加重視了。
趙世飛的這次看病經歷得益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2003年起在全國部分地區試點,到中國從2009年開始實施醫療體制改革後逐步實現基本覆蓋全國農村居民,政府對參保村民的補助標準也一直在提高。
在絕大多數國家,醫療費用都是人一生中最主要的支出之一,也是政府補貼的大頭。因患大病而變貧困,甚至傾家蕩產的例子,在中國農村和貧困城市人群中並不少見。
醫療改革的一些惠民政策,給許多人帶去了希望。汾陽縣陽城鄉東關村村醫李開傑說,在當地因病返貧的情況明顯減少。去年以前,當地規定得有3萬元的封頂報銷金額。但現在已經取消了最高限額,報銷比例和數額都比以前有所提高。
李開傑介紹了幾名分別患有支氣管炎和乳腺癌等疾病的患者資料。一名姓張的乳腺癌患者,去年底在汾陽醫院住院治療半個月,總費用將近12300元,可補償費用為9679元,報銷總額為6426元。
這要在以前,估計都拖著不去醫院,能拖一天算一天了。李開傑說。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公布,明確醫改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框架和政策措施。4月7日,國務院公布《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2009—2011年)》,確定醫改重點任務,標誌著中國新一輪醫療改革的展開。
據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孫志剛介紹,目前
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3億人,覆蓋率超過95%;而新農合參保覆蓋率則超過97%,政府補助標準從2009年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由不到50%提高到70%左右。
此外,一些專門針對大病醫保的政策出台。2010年6月,衛生部、民政部聯合發文,決定從農村兒童先心病和白血病起步,開展提高農村居民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試點工作。
現在大病救助比醫改前力度增大,普及面也大多了,尤其是讓貧困人群和農村居民受益。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醫生鄒堯說。
據鄒堯介紹,在醫改前,很多白血病患兒是無法負擔治療費用的,尤其是高危白血病患者。中低危患者每年治療費在10萬元左右,高危患者則超過20萬元。
實施醫改過後,患者的負擔明顯減小了。據鄒堯介紹,根據天津市的政策,醫改之前患者自己要負擔超過50%。而現在報銷比例提高到70%,民政部門再補充20%,因此個人僅需負擔也就10%。中低危白血病患者每人每年負擔不會超過1萬。
血研所是中國頂尖的治療白血病的醫院,外地患者占到八成以上。據鄒堯觀察,從貧困地區來醫院就醫的農民越來越多,也是因為他們的報銷比例增大。而基本藥物費用的降低和慈善機構的捐款,進一步減輕了了患者的負擔。
據統計,2011年全國共救治白血病患兒7200餘名,醫療總費用1.45億元,累計補償約9400萬元,實際補償比65%;共救治先心病患兒22600餘名,醫療總費用5.78億元,實際補償比78%。
其他的一些大病也得到了相應的重視。據衛生部2月時介紹,截至2011年底,13個省份新增並在全省範圍內推開了終末期腎病、婦女乳腺癌、宮頸癌、重性精神疾病、耐藥肺結核等病種的試點工作,這些疾病患者的醫療費用實際補償比均接近65%。
隨著醫改的深入,政府對居民醫療的補貼還將進一步提高,因病返貧的現象會越來越少。
據衛生部透露,新農合籌資標準和保障水平將在2012年進一步得到提高。新農合政策範圍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額不低於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倍,且不低於6萬元。
更多醫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