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醫改道路,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我們堅信中國醫改一定能夠取得成功,中國醫改的成功必然會造福全國人民,並為世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十二五」期間是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的關鍵時期,今年初國務院頒布出台「十二五」醫改規劃,對未來四年醫改目標和任務作出全面部署,深化改革跨入新的階段,要從打好基礎向提升質量轉變,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設轉變,從試點探索向全面推進轉變。
雖然新一輪醫改已經來臨,不過,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深化醫改依然面臨著一系列重大挑戰:改革依然任重道遠,全民醫療體系還不健全,醫保管理體制趨於理順,鞏固基層改革任務還是艱巨,推動公立醫院改革涉及各方利益格局重大調整,遇到阻力越來越大。對此,我們一定再接再勵、肩負起責任和使命,繼續加大力度,持續不斷把改革推向深入。
醫療衛生制度是現代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醫療衛生領域最凸顯國家治理能力。李克強總理說要用中國式的辦法解決醫改世界難題。什麼是中國式的解決辦法?單純地投醫保,在原有體系上建設是沒有效果的。醫改需要頂層設計,就是要明確中國的醫療衛生制度到底是什麼模式。該做的不只是微觀體系,還有宏觀治理。
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工作總結和2015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下稱《通知》)公開發布,《通知》指出,2015年將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在全國所有縣(市)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在100個地級以上城市推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
《通知》要求,2015年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人均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380元,城鎮居民個人繳費達到人均不低於120元,新農合個人繳費達到人均120元左右。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範圍內門診費用支付比例達到50%,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5%左右。
同時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大病保險對患者經基本醫保支付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實際支付比例達到50%以上。
《通知》稱,2015年將在全國所有縣(市)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同時在100個地級以上城市推行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由此可見,醫改已經進入到必須要攻堅的地步。
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去年印發了《關於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意見》,啟動第二批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試點縣(市)擴大到1300多個,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四川、陝西、青海12個省份實現改革全覆蓋。
今年5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發布,要求2015年全國所有縣(市)的縣級公立醫院破除以藥補醫,以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服務價格調整、人事薪酬、醫保支付等為重點,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5月5日,國家發改委宣布,自6月1日起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未來藥品價格將主要由市場競爭來形成。伴隨取消藥品定價的消息,《通知》也明確了醫療服務價格即將調整的信息。
「今年的醫改工作任務中,最大的一個亮點便是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價格是制約醫療體制改革的一個瓶頸,要解決以藥養醫的問題,就必須用醫療服務價格作為補償,單純靠政府補貼是不夠的。此外對醫務人員的收入改革,也非常重要。下一步藥品和醫療服務都要建立一個定價機制,在這個定價機制中,醫保會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醫療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表示。
《通知》要求進一步理順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研究制訂開展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的指導性文件。在保證公立醫院良性運行、醫保基金可承受、群眾負擔不增加的前提下,堅持「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降低藥品、耗材、大型設備檢查等價格,提高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
同時,逐步理順不同級別醫療機構間和醫療服務項目的比價關係,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支付、分級診療等政策要相互銜接。
更多醫改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醫改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