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海洋工程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海工裝備接單金額已占全球份額的1/4。不過在接單能力不斷提升的同時,中國海工裝備製造的技術水平仍然有待提高,產品低端化傾向比較嚴重,要適應未來海工市場的發展要求,還需努力。」亞洲製造業冠軍聯盟負責人羅百輝認為,基於國際油價和能源需求狀況的持續看好,全球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將不斷加大,海工裝備市場發展勢頭迅猛。現對2013年我國海工裝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海洋工程行業首席研究員劉貴浙認為,雖然浮式鑽井平台訂單減少,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前三季度海工市場活躍依舊,受益於自升式鑽井平台接單量的增長,中國海工企業接單量大幅提升。而從未來市場走勢來看,深水勘探和油氣資源開發將成為海工市場的發展主流。他認為,這對於技術水平相對落後、以低端產品為主的中國海工企業來講,將是不小的市場挑戰。
中海油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裝備管理部總經理羅幼安介紹,中海油服本著「進軍深水,走向高端」的宗旨,大力優化裝備結構,推進海工裝備製造系列化、標準化的發展模式,提升製造效率,全力打造現代海工裝備,以應對深水和極寒地區作業的高風險和高要求。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建軍分析認為,當前中國海工產業集中度低,不少企業盲目進入海工市場,部分企業建造能力不足。更令人擔心的是,我國海工裝備的本土配套能力不強,項目管理水平與韓國、新加坡差距不小。
來自美國船級社(ABS)和中國船級社(CCS)的專家也在研討會上就相關議題發表了見解。他們認為,深水與高寒地區作業存在技術難度大、離岸距離遠、綜合成本高和環境十分惡劣等諸多難題。因此,海工裝備製造企業應該關注在極端氣候條件下,各類裝備製造技術的最新發展趨勢。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請點擊海工裝備行業分析及市場研究報告。在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撰寫了《2013-2017版中國海上石油鑽井平台裝備市場調查研究及未來形勢預測報告》,較為系統、全面地分析了海工裝備行業的市場發展狀況和競爭現狀,能夠為企業深入細緻地認知海工裝備行業的投資現狀及趨勢提供具有價值和指導意義的成果。
更多裝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裝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