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分析 >> 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 我國裝備工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我國裝備工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2013-12-26 14:29:42報告大廳(www.chinabgao.com) 字號:T| T

  據中國報告大廳了解:我國裝備工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應通過轉移落後產能、建立協同創新平台等措施來實現。

  梳理2011年以來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發現,產業結構調整是歷屆會議的重點,且重要性不斷上升。

  在12月10日~13日舉行的201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產業結構調整再次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在本次會議部署的2014年經濟工作六大任務中,產業結構調整由去年的第三位提升至第二位。此外,關於產業結構調整,會議還提出了堅持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強化環保、安全等標準的硬約束以及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主體等方針。

  相關專家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意味著明年裝備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將加快,並更重視科技創新。而從長遠來看,專家認為,應通過轉移落後產能、建立協同創新平台等措施,實現我國裝備工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產業結構調整提速

  在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中,產業結構調整被作為經濟結構調整任務的一項, 2012年則作為第三大主要任務提出,今年則由第三位提升到第二位,表述也由去年的「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變為「大力調整產業結構」。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部經理郭凡禮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家對產業結構調整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意味著明年裝備工業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同時,國家會在扶持關鍵領域重大技術裝備的自主開發生產方面加大力度。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裝備工業研究所所長左世全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長期以來,我國裝備工業面臨高端不足、低端過剩的局面。隨著國家對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視,裝備工業結構調整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大,技術創新也會進一步加快。

  2013年的會議公報還指出,把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機結合起來,堅持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汰。

  廣發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黃鑫冬指出,這意味著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導從政府轉向市場。此前產業結構調整最大的困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牽涉到了政府利益,二是外部性問題沒有解決。而市場主導的產業結構調整路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困難,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可能加大。

  多管齊下

  除了對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視,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政府要強化環保、安全等標準的硬約束,加大執法力度,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要嚴懲重罰。

  左世全對此指出,隨著國家對環保的重視,地方政府也將在國家這一導向下有所動作,比如把一些產業向中西部轉移。

  在他看來,除了這種區域性的產業轉移,還應該鼓勵跨國界的轉移。比如將加工組裝環節,以及對資源環境依賴比較大的環節轉移到國外,使得我國裝備工業從產業鏈的低端向中高端爬升。

  此外,左世全還指出,金融危機之後,歐洲有一批優質的裝備製造資產待價而沽。此前,我國裝備工業已經進行了多起跨國併購,如三一重工併購德國的普茨邁斯特,中聯重科併購義大利的CIFA,吉利併購瑞典的沃爾沃等。

  左世全指出,通過這種併購的方式,可以直接獲得對方的市場、研發能力和專利,對於提升我國裝備工業的技術實力大有裨益。

  現在,這些併購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比如吉利汽車正在銷售的SUV產品GX7,就曾專門送到瑞典,由沃爾沃的工程師進行了諸多研究,並提出了一系列改進的方法。

  而在郭凡禮看來,我國裝備工業的產業結構調整,還應以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為目標。他表示,隨著市場的發展,用戶個性化需求日益顯著,在採購設備時已很少限於購買單台設備,而是希望設備製造商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因此,我國裝備製造企業也應延長價值鏈,從提供單一產品向提供設計、產品和服務轉變。

  突破關鍵部件

  除了產能轉移、併購和延長價值鏈,關鍵部件的突破亦是裝備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

  左世全表示,以往裝備工業為了解決水力發電、火力發電等國家重大工程需要,注重發展整機。而現在,由於核心部件受制於其他國家,整機成本大大提升。因此,要想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必須攻克關鍵部件,使得產品附加值增加,提升產品競爭力。

  而對於攻克關鍵部件的途徑,左世全認為,目前我國還缺少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級協同創新平台。

  在左世全看來,這種協同創新平台應由用戶企業、生產企業、科研院所共同出資建立,並聯合申請項目,取得成果之後,幾方均可受益。

  事實上,這種協同創新平台已有先例。如德國的弗勞恩霍夫研究院以及美國的製造業創新網絡等。

  左世全特別強調,這種協同創新平台不是簡單地把學者、企業拉過來開個會而已,而是要有實實在在的載體,比如有實驗室、設備是開放的,高校、企業和用戶的研究人員都可以參與進來,進行聯合攻關。

  而在核心部件攻克之後,還涉及到應用的問題。因此,還需要通過基金引導的方式,讓生產零部件的企業和整機企業緊密團結在一起。

  郭凡禮則表示,技術應用到產品上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以保證使用效果。國外產品之所以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就是因為新產品推出之前都經過了多次檢驗。因此,國家應鼓勵出台行業檢驗標準,對於合格的產品予以認證。

更多裝備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裝備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裝備熱門推薦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