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製冷行業的發展,在食品生產加工儲藏中,採用新的冷庫模式。它以全新的建築理念既標準化、模塊化、工廠化等替代了原有冷庫類建築的建造模式及運營方式。儘管從整體冷鏈體系而言,中國的冷鏈物流還未形成體系,無論是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消費內需來看,還是與已開發國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顯。但是進入21世紀後,我國一些經濟較為發達或者食品資源較為豐富、集中的地方,冷鏈物流體系已初步建立和運作起來。
冷鏈物流作為物流行業中的高端子行業,電商爆發在即,配套的冷鏈物流建設也將進入高峰期。我國冷庫建設還有巨大的空間。目前我國的人均冷庫容量為0.1立方米,即便是全國最高的天津,人均庫容也只有0.25立方米,低於美國的0.36立方米和日本的0.33立方米,說明我國的冷庫投資還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
大中型冷庫投資需求仍然很大
即便存量冷庫巨大,但供需並不匹配,結構性短缺嚴重,大中型冷庫投資需求仍然很大。根據冷鏈委的統計,我國直轄市和梳城市的公共型冷庫存量約2600萬噸,但存量冷庫中,現代化倉庫不多,很多是計劃經濟時代的老庫,功能簡單,儲藏為主,庫房結構不合理,改造成本極高,並不適用於現階段的冷鏈物流需求。以配送中心型冷庫為例,其中配置了多溫區溫控系統,物流貨架,裝卸貨系統等,這種現代化冷庫基本上為企業自建或委託定製。
冷庫需求日益增多:大中型冷庫投資水漲船高
由於現代化冷庫存量較少,因此需求空間仍然較大。綜合認為,在2012年的低谷後,大中型冷庫處於周期性的景氣上升階段,2-3年內都將維持較高景氣度,這也是煙臺冰輪、大冷股份訂單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
產地、消費終端的冷庫建設滯後,中小型冷庫需求缺口很大。由於我國農業生產分散,產地冷庫建設一直較為滯後。在農業集約化生產逐漸啟動,下游生鮮電商拉動冷鏈剛需的驅動下,中小型冷庫建設增速很快。同時,我國生鮮電商的冷鏈終端網絡建設剛起步,電商對中小型冷庫的投入也將快速增長。綜合來看,中小型冷庫市場處於快速成長期,其核心部件氟利昂螺杆壓縮也將快速增長,這一判斷已經得到漢鍾精機的冷庫螺杆銷售50%以上增速的驗證。
大型綜合型冷庫成冷庫未來發展趨勢
近些年來,在我國冷鏈技術的不斷重視促使類冷庫安裝建築工程的迅速發展。由於國能日益增多冷庫需求,冷庫行業必然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而借鑑國外公共冷庫的發展模式,大型綜合型冷庫將成為中國冷庫未來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製冷行業的發展,在食品生產加工儲藏中,採用新的冷庫模式。它以全新的建築理念既標準化、模塊化、工廠化等替代了原有冷庫類建築的建造模式及運營方式。儘管從整體冷鏈體系而言,中國的冷鏈物流還未形成體系,無論是從中國經濟發展的消費內需來看,還是與已開發國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顯。但是進入21世紀後,我國一些經濟較為發達或者食品資源較為豐富、集中的地方,冷鏈物流體系已初步建立和運作起來。
更多冷庫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冷庫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