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專業生產製冷設備及建造冷庫的廠家很多,如開封空分集團製冷工程公司為國內第一家組裝式冷庫生產廠家,已形成從幾立方米庫容小型室內庫到幾萬立方米的大型室外庫;從高溫庫、低溫庫、凍結庫到綜合庫;從全組裝式冷庫到土建結構內部貼板的混合式冷庫;從普通冷庫過渡到的多品種、多規格的氣調冷庫系列產品。此外大連製冷設備廠、天津森羅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其製冷設備在冷庫行業領域中所占比重較大,天津森羅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採用雙面彩鋼聚苯乙烯保溫板建造的裝配式冷庫,在國內發展較快。
1.1國外冷庫行業現狀
國外冷庫行業發展較快的國家主要有日本、美國、芬蘭、加拿大等國。日本是亞洲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國,-20℃以下的低溫庫在冷庫中占80%以上。70年代以前國外冷庫普遍採用以氨為製冷劑的集中式製冷系統,70年代後期逐漸採用以R22為製冷劑的分散式製冷系統。美國和加拿大占80%以上的冷庫都以使用R717為製冷劑。80年代以來,分散式製冷系統在國外發展很快,冷卻設備由冷風機逐步取代了排管,貯藏水果冷庫中近1/3為氣調庫,在冷庫建造方面土建冷庫正向預製裝配化發展,自動化控制程度比較高。比較著名的裝配式冷庫的製造商如芬蘭的輝樂冷凍集團(HUURRE),其庫板HE-3由無氟絕緣聚氨酯板和兩層鍍鋅的鋼層組成,輕便易拆卸,施工期短、氣密性好、空間利用率高。
近年來,國外新建的大型果蔬貯藏冷庫多是果品氣調庫,如美國使用氣調貯藏蘋果已占冷藏總數的80%;法國、義大利也大力發展該項技術,氣調貯藏蘋果均達到冷藏蘋果總數的50%~70%以上;英國氣調庫容達22萬t。日本、義大利等已開發國家已擁有10座世界級的自動化冷庫。
1.2國內冷庫行業現狀
我國自1955年開始建造第一座貯藏肉製品冷庫,1968年建成第一座貯藏水果冷庫,1978年建成第一座氣調庫。1995年由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首次引進組合式氣調庫先進工藝,並在山東龍口建造15000t氣調冷庫獲得成功,開創了國內大型組裝式氣調冷庫的成功先例,用戶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1997年又在陝西西安建造了一座10000t氣調冷庫,氣密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公司氣調冷庫已分布在山東、河南、北京、湖南、新疆、陝西、天津、四川等省市自治區,並獲得客戶的較好信譽。廣東、北京等省市大約先後引進了40座預製裝配式冷藏庫,總庫容約為7.5萬t。近幾年來,我國冷庫建設發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據統計,全國現有冷凍冷藏能力已達500多萬t,其中外資、中外合資和私營冷庫約占50萬t,國有冷庫450多萬t,分屬於內貿、農業、外貿和輕工系統,其中內貿系統冷庫容量達300多萬t,占全國總量的60%以上。我國商業系統擁有果蔬貯藏庫面積達200多萬m2,倉儲能力達130多萬t,其中機械冷藏庫70多萬t,普通庫為60多萬t。
果品蔬菜保鮮一般採用最低溫度為-2℃的高溫庫,水產、肉食類保鮮採用溫度在-18℃以下的低溫庫[3],而我國的貯藏冷庫大多數為高溫庫。大型冷庫一般採用以氨為製冷劑的集中式製冷系統,冷卻設備多為排管,系統複雜,實現自動化控制難度大。小型冷庫一般採用以氟里昂為製冷劑的分散式或集中式製冷系統。在建造方面以土建冷庫偏多,自動化控制水平普遍較低。裝配式冷庫近幾年來有所發展。
更多冷庫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冷庫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