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生鐵成本指數為112.6點,較去年12月份下降0.4點,跌幅為0.35%(上月漲幅1.62%)。同期,鋼鐵綜合價格指數為136點,較去年12月份下跌1.92%(上月跌幅0.19%)。可見,1月份成本跌,鋼價跌,與上月相比,成本轉漲為跌,鋼價跌幅加大,鋼材利潤仍面臨嚴峻考驗。
1月份的成本指數在111.8-113.7點之間徘徊,整體較去年12月份下跌0.35%,趨於微跌。按鋼廠30天左右的爐料庫存周期,研究1月份爐料成本,有必要先分析一下去年12月份的鐵礦石市場行情:
12月份,國產礦市場先漲後跌。月初,南部地區補漲20-40元(噸價,下同)不等,而北方地區則是延續上月漲勢,繼續推漲10元。月中,東北地區率先下跌20元,隨後河北地區也開始回落10-20元。影響本次價格下跌的原因一是北方地區冬季儲備結束;二是由於進口礦下跌吸引買家增進購買進口礦比例,使得國產礦價格被迫下行;三是鋼市行情保持低迷態勢,礦石市場尋不到支撐。據報告網監測顯示:截至12月31日,唐山地區66%酸粉濕基不含稅主流市場價格在860元,較月初跌20元。
12月份,進口礦市場先漲後跌,整體表現微跌。當月鋼廠鐵礦石庫存仍低位運行。受鋼廠資金不足影響,鋼廠多採購期貨開信用證以彌補不足,採購現貨不夠積極,且上旬受招標帶動,指數一度拉漲至140美元。中旬環保影響逐漸加大,包括武安地區的限電,受此影響市場氛圍開始緊張,進口礦價格逐步下滑至130美元附近。月底,巴西遭遇較大洪水,影響300-400萬噸發貨量,同時澳洲遭受強力颶風,澳洲三大港口齊關閉,在此影響下,進口礦價格開始反彈,逐步向月初價格靠近。報告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61.5%澳粉外盤報價在134美元,較月初135美元下浮1美元。
想了解更多鋼行業相關報告請閱讀報告網的《2011-2016年中國碳結鋼行業市場調查及趨勢預測報告》。
更多鋼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鋼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