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國際廠商競爭的衝擊
過去國產ATM相對國際品牌ATM有較為明顯的價格優勢,但隨著最近幾年國際品牌在國內市場的份額被價廉物美的國產品牌蠶食之後,國際廠商迫於壓力紛紛採取降價、在國內建廠、由國內廠商貼牌等方式壓縮成本以降低售價。目前國際品牌在國內市場的售價已逐漸向國產品牌靠攏,國產品牌的價格優勢越來越小。
②資金瓶頸
ATM屬於價值較高的商品,很多下游大銀行客戶集中在下半年採購,ATM生產商需提前備貨,日常運營、生產和備貨所需資金量較大,而很多企業並沒有大量的土地、房屋、重型設備等可作為抵押取得足夠銀行貸款或借款,只能憑藉自身累積實現規模擴張,由於資金瓶頸的限制,部分資金實力較差的企業無法實現大規模生產,也無法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自有技術的研發, 對行業的快速發展造成較大影響。
參考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ATM自動櫃員機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分析報告》
③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廠商還有差距
由於我國ATM產業發展較晚,在2000年以前幾乎所有銀行都是使用國際品牌的ATM。隨著廣電運通、御銀股份、新達通等一批國內廠商進入ATM機行業,才逐漸實現進口替代。但ATM核心技術尤其是點鈔機芯技術的科技含量較高,國內只有極少數廠家實現機芯自產,並且在銷售給大銀行客戶時仍然使用進口機芯。國產機芯的技術成熟度、認可度和穩定性仍然需要較長時間的檢驗和運行才能得到認可。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廠商手中,對國內廠商的發展和核心競爭力存在不利影響,對市場的充分競爭也構成障礙。目前新達通的自產機芯已進入實測階段,掌握了ATM機行業的核心技術。
更多ATM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國報告大廳《ATM行業報告匯總》。這裡匯聚海量專業資料,深度剖析各行業發展態勢與趨勢,為您的決策提供堅實依據。
更多詳細的行業數據盡在【資料庫】,涵蓋了宏觀數據、產量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等各類型數據內容。